284、绕不过的问题(2/5)
底层的商业逻辑,原先是平台到用户,现在中间多了一条,平台—大v—用户。
于是催生出一大批草根富豪。
平台自然也赚的盆满钵盈。
对此,楚尧也是颇有感触。
平台和用户之间的联系,是冰冷的,没有温度的。
但人和人之间的链接,却是有温度的,有情怀的。
你消费我。
我赚你点钱。
不过分吧?
用马哲理论解释,这属于,相对先进的生产方式,必将取代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
哔哔交友,在这点上,就做的相当不错。
能有这么多付费用户,也是源自于,很早的就开始来做这一步。
鼓励产生“社交明星”。
这个过程……
前期是花钱请明星,来为软件引流。
当然也花了不少钱。
而,大概两个月前,陆瑶汇报工作的时候,就说有新生代的明星艺人,甚至愿意花钱来平台活动。
这和微博买热搜,客大欺店,店大欺客,差不多是一个原理。
当时,楚尧就告诉她,软件可以开发出一个新功能。
虚拟对象。
买断合作明星的肖像使用权和游戏开发权,开发出虚拟形象,像是玩游戏那样,和用户一对一聊天,互动,日常。
加入“养成”概念,像是云男友,云女友养成游戏。
后台用大量数据来喂人工智能,更加贴合每个明星的原本风格。
加入“打榜”机制。
为喜欢的偶像明星充值变强。
培养“素人社交明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