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困兽之斗(1/5)
眼见东岸战事不利,桓景赶忙下令一半人在西岸看守俘虏,其余军队皆沿浮桥渡过涡水。
此时已是午后,军队方才渡过一千人,他就急匆匆地带着已经渡河的军队冒雨前去与桓宣会和。原因很简单,对岸快支撑不住了。
他此时才意识到,弟弟所部打得有多么惨烈:为了防备骑兵冲击,东岸的新军和家丁们个个手持长矛结成方阵,但依然抵挡不住敌骑的猛烈攻势。河岸上满是逃兵,只有主力依然依托营帐激战。
东岸的这支骑兵明显比西岸那一队要来得纪律严明,打仗极有章法。面对手持长矛的步兵方阵时,往往将所部分为三队,步兵的矛尖面向任何一面,那一面的敌骑便回马拈弓射箭,而另外两队则向前冲击方阵的侧翼。
方阵侧翼一旦受到攻击,步兵没有长矛掩护,往往迅速溃散。敌骑用这种方法一连冲溃了三支长矛方阵。桓宣见势不妙,只能一边作战,一边向营帐中退去。一路敌骑尾随射箭,士卒死伤惨重。
桓宣军中本来多是本地应召的家丁,哪见过这阵势,纷纷败退做了逃兵,他身边只留下不到八百人依托营帐固守。
敌骑见营帐中多是障碍,纷纷下马步战,向营帐发起冲锋。待桓景匆匆赶到营帐时,敌军先锋已经杀入营帐。
见敌军先锋如此悍勇,桓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幸亏自己来得及时,否则桓宣肯定撑不过这一波攻势。
“你们的主帅已经溃逃了!浮桥已经被占领了!投降吧!”桓景一方发起了劝降。
想来东岸的贼军仅仅是不知道西岸的情况,才如此卖力进攻吧。毕竟他们已经成为了完全的孤军:西岸的部队已经全军覆没,而浮桥也被占领。对于涡水以东,这些人完全不知地利,找不着补给,显然已经是穷途末路。
“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