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撑不住了(3/5)
让他们出个报价,或者来找我谈!”原来瑞森品牌蓝总注册过的,他不撒手别人拿不走。
“就这样,散会!”大家一哄而起。不过并未像往常那样各回各处,多数人还围着那使者七嘴八舌地出主意。
大家这么激动,无非是因为各人的利益就系于此君了。
蓝总厌恶地扭头走开,这时才想起自己已经停掉了所有人的提成,连工资都只发八成了。
唉!人心散了,想不到十几年的品牌,竟没有人愿意为它做出些小小的牺牲。
这些被称作“骨干”的人,居然如此高高兴兴地谈论卖掉它。他们是想牺牲瑞森,而保住自己不受损失。
呸,这些没有良心的小人!他昂首而过,颇有羞与为伍的意思。
但是人们注意力都在“怎样把公司卖个更好价钱”的讨论上,谁还有心注意他的脸色呀!
蓝总想起以前听某管理学院的教授说:不要和员工提良心,良心只在工资的天平上才有分量。
他当时还觉得这话有点太……,现在倒琢磨出几分滋味,说得是真有道理。不过他没意识到,这是站在老板角度和思维说的话。
绝大多数老板都认为自己是养活员工、给他们开工资的人,因此员工生来就该心怀感恩,否则就是没良心的。
而员工的认识则于此相反,以为老板不该追求太多利润,否则就是个“血腥的剥削者”。
而真实情况是:任何企业的存在都得益于老板的经营头脑,他较好地维持了追求利润与成本付出之间的平衡,保证了使用利润扩大再生产,并实现、保障生产者收入与福利的双赢;
而另一方面,做为生产者的员工对执行老板决策、实现目的、目标起到了积极的落实作用。
所以当谈论两者在资本活动中的行为时,不应单纯抬高一方而否定另一方的作用。
尤其是当我们把老板为首的决策团队,定义为“高级劳动者”的时候。
其实他们间应是团队合作中的作用力两面,而不是剥削关系中的矛盾双方。
这差别就在于老板为首的决策团队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这是否是国家法律所定义、认可并加以保护的。
当然,蓝总没功夫较真这些。一旦“卖公司”这三个字占据了脑海,它所带来的收益、解脱和各种其它可能便占满了蓝总的脑海。
是的,既然要卖掉它,那就要设法利用这个机会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他现在想的就只有这个。
他悄悄找来另外两个部下,暗地指示他们将这个消息同样传递给欧聘和智亚。
虽然上次竞购中欧聘没有搭理自己,但不排除这次他们就有意向了。
还有智亚,老蓝心里迅速算了笔账,它搬到东五环去之后每年仅房租就可以节省上千万!要因为搬家就断定智亚不行了,那才是脑子进水呢!
至少老蓝断定,那帮人绝对做了个聪明的交易,智亚应该有钱!
“谁说的,我们没钱!真的!”魏东一听是瑞森的事情就头疼,他压根就不想理会这事。
盈乐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陈健这是第二次上门来找魏东说这个事了。
陈律师知道因为韩冬的事情以前智亚的人见到他就躲,不过他现在是送机会诶,怎么魏东也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