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监军太监巡视(4/5)
“大将之才,杂家倒是确信。”方正化坐直了身子,说道:“从援朝作战到现在,东江镇的几次大捷,郭将军都参与其中,甚至是居功至伟,这没错吧?”
“郭将军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刘兴祚说话还是很有水平,“但大捷却是东江镇全体将士浴血奋战得来的。”
方正化明白了,这只是说话的艺术,他猜想得没错,几次大捷郭大靖肯定是功劳最大,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刘将军与郭将军搭伴最久,定是非常了解。”方正化转换了话题,问道:“颇多赞誉,也必是实言。”
刘兴祚微笑着说道:“方公公可随便打听,看末将可有虚言。郭将军从小兵一路走来,全凭实打实的战功,可不是侥幸。”
“杂家听说郭将军还擅长经营之道?”方正化委婉地说道:“与巨商大贾颇有交情,为东江镇筹得不少资财。”
刘兴祚沉吟了一下,说道:“允许东江镇以商筹银,乃是先皇的旨意。否则,几十万辽民百姓,如何生存?”
“杂家不是说郭将军经商不对。”方正化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东江镇僻处海外,粮饷物资供应困难,朝廷才有此宽许之举。”
“现在看东江镇的装备和武器,都甚精良,杂家才有此赞叹。”方正化接着说道:“郭将军长袖善舞,令人钦佩。”
刘兴祚不是很清楚方正化的心思,便不再接这话茬,说道:“建虏皆为骑兵,可打可退,我军便是获胜,也难扩大战果。组建骑兵又缺马匹,到现在只有一千骑。”
方正化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的样子,说道:“杂家会上奏朝廷,让万岁知道东江军的诸多困难。”
“末将多谢方公公。”刘兴祚拱了拱手,说道:“郭将军巡视前方各据点,并不知何时能返回。公公——”
方正化说道:“杂家明日启程前往卑沙城,巡察后呆上两天。若是郭将军迟归,杂家便回旅顺堡。”
刘兴祚起身告退,自去安排酒菜招待监军,又派人去通知卑沙城守军,并给郭大靖也送个信儿。
在广鹿岛,郭大靖对监军太监赵光的态度,刘兴祚是知道的。他最希望的是方正化见不到郭大靖,免得起什么冲突。
当然,他也不知道郭大靖当初为何敢对赵光不假辞色。如果不是新皇突然登基,召回了监军太监和锦衣卫,这事情可不会就这么善了。
刘兴祚走后,屋内只剩下了方正化和几名随从。方正化轻轻抿着茶水,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好半晌,方正化才挥退旁人,只留下两名曾在广鹿岛的锦衣卫。
“禀告公公,那郭大靖确实粗通文墨。”蒋宝和不等问话,便躬身说道:“可那字写得,缺笔少划,难以入目。”
沈宗贵也赶忙附和道:“卑职曾见过他写字,拿着根鹅毛。要说他手不释卷,实在是夸张。”
“鹅毛?写字?”方正化不禁翻了下眼睛,想笑又忍住,说道:“一个武将,能识文断字,已经很不错了。至于手不释卷,刘兴祚想必也是随口吹捧。”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郭大靖交结巨商大贾,可是真的?”
蒋宝和说道:“来往东江镇的商贾不少,都为了人参、毛皮等辽东特产。有一林姓商贾,倒是去过广鹿岛。”
方正化微眯了下眼睛,问道:“杂家听说朝廷断绝粮饷这几个月,全靠着郭大靖借贷筹措,才没有饿死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郭大靖岂不是东江镇的支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