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崇祯起疑(2/5)
王承恩暗自松了口气,再次躬身,“皇爷英明。”
崇祯心中初定,思维又恢复了正常,想起一事,说道:“庶吉士刘之纶、金声向朝廷推荐义僧申甫,言其精通兵法,更精火攻,可破建虏。朕欲便殿召见,细察之。”
王承恩说道:“民间或有奇人,皇爷谨慎,先察后用,明君所不及。”
崇祯难得地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建虏孤军深入,朕要调集大明各路人马,使其匹马难还,方彰我大明国威。”
到了这个时候,崇祯还没有对双方的战力,以及形势,有清醒的认识。
当然,作为皇帝,他自然希望能给予建虏重创,甚至是将建虏全歼于京畿地区。
为了达到了这个目的,明军的伤亡他是不太在乎的。哪怕五比一、十比一的代价,崇祯也肯定愿意付出。
在他想来,就算十比一,干掉万把建虏,或是将建虏打到溃败,也是值得的,能让他出一口心中的恶气。
如果真的能象崇祯想的那般容易,从某方面来说,也确实值得。建虏在遭到重创后,至少不会再入关劫掠,因为代价太大。
可惜,战争不是如此简单的数字游戏,也不是光看兵力对比,就能确定胜败的。
………………
波浪被尖锐的船头劈开,帆张得满满,船只已经是最大的速度,可方正化却心急火燎,恨不得插翅飞到京城。
作为监军太监,可郭大靖的出兵却欺瞒了他。
此时,方正化已经明白之前的什么兵临三岔口、伺机收复盖州卫等等,都是在骗他。
这肯定是蓄谋已久的行动,就凭数万人马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跨海远征,方正化便知道这不是准备了一天两天,可能是数月的时间。
“公公。”蒋宝和看着方正化沉着脸,在旁小心翼翼地劝慰道:“郭大靖率军勤王,以寡敌众,兵凶战危,应该是担心公公的安全,才……”
方正化白了蒋宝和一眼,让这家伙闭上了嘴巴,垂下头。
勤王是好事,是忠君爱国,是心忧君父。
可方正化得到的通报,却是勤王大军遇风浪偏航,漂来漂去,最后勉强在秦皇岛和老龙头附近靠岸停泊。
因此变故,郭大靖只能临机而变,率军登陆,杀奔遵化,堵截建虏后路,使其匹马不得出关。
借口,十有八九又在欺瞒自己。勤王不去京城解围,那叫什么勤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