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虏的误判(5/5)
“只要到了冬季,就是发动的时候了。”多尔衮对这三个人,难得地说到了自己的计划,“先击虎墩兔,使蒙古诸部归心,也使我大金能得到数万人马的助力。”
秋收已经接近完成,有了粮食,多尔衮自信已经度过了饥荒,最困难的时期也挺了过去。
济尔哈朗沉吟了一下,略有些担忧地说道:“汗王,我部前往建州,迎战袭扰之敌,辽沉的兵力是不是有些空虚?”
多尔衮摆了摆手,说道:“本王已经下了谕旨,秋收完毕各牛录抽调披甲向沉阳集结,这就能有上万人马。若是海州失利,抽调的兵力,再加沉阳留守的,差不多也有两万多兵,全部增援辽阳。”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本王也吩咐了阿济格,海州城可守则守,不能守则撤至鞍山和辽阳,以保存实力为重。”
杜度点了点头,说道:“汗王放心,我等率部出击,将以最快的速度击败敌人,再迅速回师。”
到现在为止,多尔衮等人依然认为东江军对建州发起的进攻是袭扰,主攻的方向依然是辽南的海州。
瑚星阿派来的信使昨天刚到,再结合之前传回来的情报,多尔衮等人等出了错误的判断,却还不知道瑚星阿已经战败,赫图阿拉已经危如累卵。
海州那边传来的情报,似乎也在间接证明他们的判断,东江军很快就要发起勐攻。
误导多尔衮等人的,还有对于东江镇发展速度的缺乏了解,以及对东江军总兵力的错误估计。
东江军在遵化大战之后,不仅很快补充齐全,又扩充了一个步兵协,飞骑更是达到了九千之多。
相反,建虏则元气大伤,至今也没有恢复。
再加上人口的大量逃亡和饿死,以及秋收对劳力的需求,各牛录能够马上征调的兵员十分有限。
“速战速决,解除建州的威胁后,再合力对付辽南的东江军主力。”多尔衮再次定下了此次发动的策略,“敌人有近万步骑,却也不可小觑。”
济尔哈朗等人躬身领命,告退而出,即刻便率领八千骑兵出沉阳,疾驰奔向赫图阿拉。
多尔衮待众人离开,又在摊开的地图上久久凝视,思索着。
目前的形势可谓严峻,尽管今年收成不错,但大饥荒的影响却已经造成,想挽回不是短时间能够弥补的。
东江镇在辽南的根基已经完全稳固,至少多尔衮是不敢轻易发动进攻的。辽东似乎兵力不多,但要进攻的话,除了无用的土地,收获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