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第四百七十三章 并不困难的预判(3/5)

目录

而限于钱粮物资,维持一万五六千人马,已经是平安道的极限。为了养军,百姓自然就要苦一些。

“今年春耕,不是要大面积种植土豆和玉米嘛。到秋收,应该能够让老百姓吃饱。”

金彦良既是自然安慰,也是劝慰崔孝一,缓缓说道:“东江镇与我们不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确实没法比,东江镇实行的政策措施,已经脱离了明廷。

挂着军户制的牌子,却行募兵制的办法;百姓名为军户,却已经形同良籍。甚至连官制和管理方式,也与内地越来越不一样。

可以看出,东江镇的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大明国内,却是难以实行的。除非,换个朝廷。

崔孝一自然能看出其中的关键,因为他能感同身受。想效彷东江镇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却发现朝鲜的王室和朝廷如同一座巨山,压得他难以行动。

毛文龙和郭大靖想必也能感受到这种压力和无奈,平辽灭虏之后能否为了军民而继续坚持,崔孝一为他们担心,也想拭目以待。

至于种植高产的新作物,崔孝一觉得会有效果,但却是治标不治本。内中的原因,他已经知晓,却不能说出口。

此时,他突然想到了郭大靖曾经说过的:“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崔孝一当然知道这是出自《孟子》,但却为统治者所讳言,甚至是封杀的大逆不道之语。

但郭大靖能讲出来,应该是能表现他在思想上的某种倾向。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但崔孝一相信郭大靖在抉择的时刻,肯定会优先考虑东江镇的军民。

也就是说,郭帅不会事事听从明廷。这从他坚持自力更生,在东江镇受到打压封锁时奋力求生,就能够看得出来。

崔孝一突然倒吸了口冷气,这简单是思之极恐啊!难道自己想多了,还是理解得错了。

…………………

篝火燃烧着,不时发出噼啪的爆鸣,迸溅出一点火花,映得郭大靖等人的脸上忽明忽暗。

前锋部队再有一天,便能抵达指定的位置。

作为非主要的作战部队,郭大靖的任务,就是牵制连山关、凤城的建虏,使其难以全力增援解救陷于辽东的阿敏所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重返1998 神宠与我有缘 美人羸弱不可欺 超人体觉醒 武炼天宇 从成为妖怪之主开始 娱乐圈幕后大神 未来邮件:明天的我超猛 女子公会里的直男 雷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