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春耕,后顾之忧(5/5)
士兵嘿嘿笑着,说道:「家里人都想呢,搬去了新家,俺也想看看过得咋样儿,也能安心不是。」
「错不了的。」韩仲很笃定地说道:「那些村镇的房屋,还是咱们修建的,连道路都夯实了。」
「到了新地方,总是要适应一下的。」士兵停下脚步,望着东面,似乎能瞭望到家人,沉声说道:「离这里不过七八十里路,骑马的话,两天也就到了。」
韩仲点着头,颇有同感地说道:「别着急,都会安排好的。毛帅和郭帅,还有陈副帅,什么时候也没亏待过咱们。」
「是啊,这是咱们的幸运。」士兵收回目光,感慨着,虚甩了下鞭子,耕牛又缓缓起步。
韩仲又扶住了犁铧,缓缓说道:「快啦,明年兴许就打完了建虏,能够享受太平日子了。」
「十多年了,终于要结束了。不知道平辽之后,毛帅、郭帅他们是不是还能管着咱们?」士兵在前面幽幽地说道,象是如释重负,又象是感叹忧伤。
生活在辽东的辽人,没有不受到战乱的影响和伤害,只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
而在历史上,不仅是辽人,还有数以千万的汉人,也将身陷战乱水火,在凄惨中苦苦挣扎。
但现在,平辽灭虏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更不是难以达到的目标。
也只有彻底消灭凶残的建虏,至少要打残他们,使他们不复为害,广大的军民才能过上安心的日子。
而且,这次辽东再入明朝管辖,又与以前不同。
要知道,即便是李成梁还在,建虏还未叛明的时期,辽东也没有彻底安宁,边患也是存在的。
更重要的是,辽东军民并没有过上多好的日子。万历年间的援朝作战,以及高淮乱辽,都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深重的灾难。
现在,战争虽还未结束,但军民们的生活却不比战乱前要差多少。在感激毛帅、郭帅、陈副帅的同时,军民们也有着自己的担忧。
对于朝廷,辽人并没有多少好印象。建虏能祸害辽东,朝廷的责任最大,却并没有多少的补偿。
平辽之后,辽东是不是又要交给朝廷,交给朝廷派来的官吏来管理?现在的政策会不会改变,赋税会不会增加?
这是压在军民心上的疑惑,更是他们担忧的事情。
韩仲也有着同样的担忧,只不过没说出来罢了。相对着这个士兵,他还是比较相信郭帅,相信郭帅不会功成名就,便不再管随他征战沙场的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