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会亏待的激励(4/5)
可能众将并不能够完全理解郭大靖对于将来的计划,但军令如山,郭大靖已经具有了仅次于毛文
龙的权威,没人敢违抗。
「郭帅放心便是。」尚可喜代表中协将士,向郭大靖作了保证,「违抗命令的事情,绝不会发生在中协官兵身上。」
何可纲笑着说道:「尚将军治军有方,号令严明。郭帅只是提醒,莫要杀红了眼。」
郭大靖颌首微笑,说道:「对中协将士,本帅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既然巡视至此,大家有什么对将来的期许,以及对政策的建议,尽可畅所欲言。」
光画大饼还不够诚恳,把政策想得完美无缺也是不对的。总会有完善的地方,倾听将士们的心声,解决实际困难,才更会得到爱戴和拥护。
等了一会儿,众将面面相觑,都没有发言的。
「郭帅已经想得很周到,拥军的政策几年来也是越来越完善。」尚可喜笑着说道:「军人和军属都有很好的待遇,早已没有了后顾之忧。」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退役官兵有官府安排照顾,在役的也要有这么个机构。若是不方便当面讲,写书信也行。」
说着,他转向尚可喜,说道:「你专门安排两个文书,再立个建议箱,让将士们有投书的地方。三天开箱一次,汇总起来,报与总部。」
「末将遵令。」尚可喜躬身领命。
郭大靖往后靠在椅中,沉声说道:「别的大明军队本帅管不了,但在东江军,绝不会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你们也要记住这一点,让将士们心无怨忿。」
大明军队的体制和模式,上下级的关系,已经显现出重重弊端。除了钱粮不敷,官与兵的关系往往十分紧张。
这不是郭大靖希望看到的,东江军也不能出现那种现象。尽管大决战在即,为了军队稳定,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革,要延后一段时间。
其实,在郭大靖的倡导和大力支助下,东江镇已经做到了比其他明军要好数倍的待遇。
烈士陵园,荣军农场,试问哪个军镇的明军能有?死有恤,残有养,伤有治,这都是数年前的东江军将士,做梦也想不到的。
战前的巡视,既是鼓舞士气,又是检验校阅,让郭大靖能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指挥作战,并可能对作战布署进行一些调整。
而在后金,多尔衮也终于出了沈阳,前往各处前线进行视察,重新评估作战的布署,以及后路的预留。
天气很热,多尔衮的神情平和,骑在马上,显得很有些轻松惬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