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合围辽阳(2/5)
方正化与郭大靖并马回营,却根本不知道他的思绪又转到了千里之外,与辽东八竿子也扯不上关系的南海。
…………………
夜幕降临,河水闪射着粼粼的波光,但更耀眼的,却是浮桥上的熊熊火光。
数万步骑会师,压迫着建虏的机动兵团,又有水师不断逼近,唯恐被毁桥断路的建虏全部逃到了太子河北岸,并放火烧桥。
火光映照着阿济格的脸庞,阴晴不定,看不出他此时的心情如何。但从他紧闭的嘴巴,皱着的眉头,也能猜出八九。
对岸人马喧嚣,旌旗招展,一眼望不到边。河中船只亮起航灯,同样是无边无际的船队。
终于,阿济格或是叹息,或是长出了一口气,沉声说道:“敌人势大难敌,我军能够全身而退,也是不幸中的大幸。”
这个结论一出,证明阿济格的决定是明智而正确的。尽管全身而退是夸张之语,但建虏机动兵力的实力犹在,也是事实。
随同阿济格一同过河的奴酋们并没有异议,反倒是很庆幸。如果碰上头铁的主子,非要与敌人决一死战,估计他们都要葬身南岸。
“贝勒爷,您率军回营休息,奴才带人巡逻监视。”鄂勒布主动请缨,承担起夜间的任务。
阿济格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辛苦你了。”
停顿了一下,他又提醒道:“辽阳还在我军手中,敌人想必是不能过河进攻的。但也不可轻忽,有情况随时报告。”
“奴才省得。”鄂勒布躬身领命,说道:“请贝勒爷放心。”
阿济格这才率领大队人马回到北营休整,他还要写信连夜送去沉阳。战局不利,迁民避战的工作要抓紧进行了。
对岸,几名东江军将领会合一处,指点着,谈论着。
“阿济格与豪格的矛盾,众所周知。可没想到会这么痛快地放弃友军,渡河避战。”刘奇士有些不甘,期望中的铁骑激战,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刘兴祚摇头,说道:“不全是矛盾所致。多尔衮、阿济格等奴酋,早有迁民避祸的打算。有这样的心思,怎么会不计代价,把精锐人马都拼光?”
“虽然没能歼灭建虏,但辽阳之敌已无退路,可以全力攻打。”毛承禄笑着说道:“这也是件好事,应该能让郭帅安心了。”
计划已经基本完成,光复辽阳只是时间问题。战局到现在,已经不会有大的改变,这是令郭大靖感到欣慰的地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