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第193章 销售是门学问(3/5)

目录

好,这个法子好,省心省力。呀,姬老先生不愧是老牌资本...咳咳咳,不愧是精于管理的高人呐!”

刚才罗旋向刘富贵建议的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后世最为常见的产业链建设。

各个企业各自只负责一段工序,专心把机器上的某一部分配件做好就行。

要是一个企业从螺丝钉,到整个成品都自己生产的话,不但管理成本高的吓人,而且往往哪个环节都做不好。

术有专攻。

摊子一旦铺得太大了的话,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有毛病,出故障。

好好的一个管理层,结果变成了消防队员,时时忙于到处去救火。

破事一大堆,成天让人焦头烂额的,哪还有精力把企业做好?

农机厂只负责生产打谷机上的核心部分,比如大轱辘、连同上面的那根钢轴。

这个地方,是整个打谷机上磨损的最厉害的构件。

罗旋建议刘富贵:一定要用高碳钢,用来做这根钢轴。

而且,打谷机上面使用的轴承,也得向上级打报告,一定要用哈轴四厂生产的好轴承!

像农机厂这样的企业,需要外调一些主要配件的时候,是需要向县里的轻工业局打报告、写申请的。

如轴承、润滑油之类的物资,并不是厂里想买就能买到的。

罗旋之所以建议刘富贵,在打谷机上这两个关键部位,一定要用质量最好的配件。

那是因为这个时期,

一个生产队要买上一台、两台打鼓机,可算得上是置办大件家当了。

所以农机厂生产出来的打谷机,一定要皮实耐用,从而慢慢积累起来“红星农机厂”的口碑!

就像这个时代,大家提到“上海产品”的时候,都会由衷的竖起大拇指夸赞一句:好东西!

上海产品,代表着好质量。

只不过人家的产品是辐射全国。

而红星农机厂的产品,只是定位于“区域产品”。

但操作的道理是一样的:任何企业和它的产品,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口碑,才能有市场、才能走的长远。

谈好了农机厂的架构问题。

刘富贵又问,“现在,我们红星乡的稻谷已经收割大半了。那我们农机厂的产品,随后又该往那些地方销售呢?”

“往北边。”

罗旋道,“越是往南,稻谷越是收割的早。如今往省城方向走,那些地方的稻谷还没有开镰,趁这个机会,打谷机还能热销一段时间。”

在后世,罗旋不知道由南往北跑过多少回了。

越是往北走,那边的庄稼成熟的就越晚。

就像滇南的玉米已经扬花,而汉中的玉米才长到齐腰高。若是再往北,陕北那边的玉米,此时才到膝盖...

刘富贵已经算得上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就是神! 我本无心救苍生 无尽宽广的异世界 我的老婆是执政官 万族选仙记 轮回兵器 不正经打工 刘备请我当谋士 大明:家父沈万三! 逍遥斩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