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销售离不开造势(2/5)
正当围观的群众们满头雾水、正在那里议论纷纷之时,却听见秧歌队里,突然发出一阵整齐划一的呐喊声:
领队的一个大嗓门婆姨喊:“兰花花,化妆品!”
男女秧歌队队员敲锣打鼓呼应:“嘿嘿!
”
“咱塞北人,自己的化妆品!”
“嘿嘿!
”
“捐资又助学。”
“没少干,嘿嘿!
”
“扶老还济贫。”
“应该的,嘿嘿!
”
“兰花花,化妆品,包装精美。”
“品质第一,嘿嘿!
”
拥挤在街道两旁的群众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别具一格的厂家宣传队,大家不由感到很是稀奇。
还别说,就是这么烂俗的广告宣传,都能让现场的群众们看的津津有味,啧啧称奇。
物以稀为贵。
别说在这个满大街都是刷着标语,却没有任何企业为他们的商品,拼命打广告的时代。
即便是到了后世,大家伙儿看惯了那么多的烂俗广告。
像某汐汐、什么今年过节不收礼的那种烂广告,不照样有很多人会相信、会去购买吗?
更何况这个没有品牌意识,没有商品观念,大家伙连广告都没见过的红火时代呢?
在这个时期,满大街没有为他们的商品,投放广告的企业。
无论是纸质媒体,比如说报纸,杂志。还是其它的媒体,他们的职责是以宣传为主,根本就不会参与任何企业的广告事务。
人家是财政上全额拨款,并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
所以在这个时期不管是收音机,还是广播,都没有任何的商品广告。
有一些发达一些的城市,他们的电视台节目之中,谁也找不到半点打广告的痕迹。
而所有的电影作品里,就更没有那种软性插入的广告了...估计在这个时代,也没几个人懂得怎么打软文广告。
但兰花花化妆品,显然是知道怎么打广告的。
而且也知道怎么做,才能抓住顾客的心:
把兰花花化妆品,定位于咱们塞北自己的化妆品,隐含着“这是咱们驼城人的化妆品”的心理暗示在里面。
此举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能够消除掉驼城群众心中,他们的抗拒心理。
尽量的使当地的群众,能够接纳这一品牌、从而得到他们的支持。
至于说把捐资助学、解难纾困、帮助孤寡老人、扶持困难群众...这些事情说出来。
兰花花化妆品厂也能说的理直气壮,因为这种事情,厂里面确实没少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