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我支持大王(2/5)
薛收又不傻,太子此前对楚王的拉拢他是清楚的。太子为什么拉拢楚王?还不是因为楚王手底下的军队,以及在军中的影响力。李瑗一旦战胜朱粲,相当于东宫在军方安插一枚强力的棋子,太子怎么可能会将云阳军归还楚王,放弃李瑗这颗棋子。
“不能。”他闷闷的说。
杜如晦颔首,接着道:“你觉得,一旦大王失去云阳军,大王还是大王么?”
大王还是大王么?
薛收暗自思忖这句话的时候,杜如晦继续说道:“大王如今在朝中的地位,是他自晋阳起兵以来,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若是失去云阳军的控制权,失去嫡系兵马,到时候大王就会在朝廷变成边缘人,再也不能立功。”
“没这么严重吧。”薛收迟疑道:“大王乃是圣人之子,以大王的才华,只要有战事,他就可以率军出征。”
“你难道不知道折冲府兵制的弊端吗?”杜如晦质问。
薛收顿时哑口无言。
表面上看,折冲府兵好像只属于朝廷,但细究起来完不是那回事情。
比如云阳军。
两万云阳军士兵,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楚王的照拂。平日对外出征的战利品也都由楚王分配,这就有利于建立楚王的威信,以及云阳军士兵对楚王的认同。
换句话说,楚王就是云阳军士兵认可的军主。只要楚王一声令下,刀山火海,他们也不会皱眉的前冲。
可若是失去云阳军,楚王率领其他的兵马出征,则完不会有这种效果。
因为,其他的兵马都是成建制的,从中层军官开始,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他们会对楚王的命令绝对服从吗?
不见得。
而一旦这些人稍有私心,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薛收不打算纠结这件事情,而是反问,“可是大王如此反抗太子,这不妥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