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科举那点事儿(3/5)
更何况,前隋创立科举的本意虽然是提拔寒门士子,但现在已经演变成世家内部的竞争。
朝廷的位置就那么多,大家都想走关系,不好平衡,那就拿出来比比呗。
可以说,大唐前期的科举,是属于世家子弟、勋贵子弟的科举。
尽管如此,这也是个笼络人心的机会。
聊胜于无嘛。
想想看,唐初的一批名臣,有谁是从科举走出来的?
很少啦!
没办法,现在掌握知识解释权的是山东世家。这些世家藏书深厚,家学渊源,在天下素有名望。
往往质疑一个世家,就是得罪一大批的官员。因为,这些官员年轻时候很可能就是在那个世家的族学求学的。
别的不说,就说并州吧。一个太原王氏,一个闻喜裴氏,多少并州籍士子在这两家求学?
这些士子将来出息了,做官了,他们对谁有感情?
世家!
所以,为什么天下是天子与世家共治,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老李要处心积虑的拉拢世家,同样也是一个道理。
李密为什么经不起失败?
因为他背后没有世家支持,他一输,地方官员各个心怀鬼胎。
王世充手底下的二五仔为什么这么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