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科举考试开始【上】(2/5)
这一日,士子们三三俩俩的向着务本坊而来。
一名眉清目秀的青年下了马车,目光落在长安小学的牌匾上,凝神看了一会儿,他收回目光。
不多时,又有一少妇走下马车,给青年递过去一只考试篮子。
“夫君,干粮和清水,还有换洗的衣裳,妾都给你准备好了,可有什么缺的?”
韩瑗摇摇头,“足够了,这次连考三日,有干粮和清水足矣。我听大人说,考场里面不准备这些是为了防止有人买通小吏,传递考试答桉。”
青年正是大理寺卿韩仲良之子,韩瑗。
韩仲良是帝系一员,非世家出身,这次皇帝搞科举,他不管怎么说也要支持皇帝,是故便让儿子来参加。
少妇出身长孙氏,乃是陕州刺史长孙操之女。
夫妻二人说话间,另一边走来一个青年。
此人名叫王德真,乃是鸿胪寺卿王长谐的侄儿。
和韩瑗不同,王德真是自己要来考科举的。因为光靠着叔父王长谐,他这辈子也不会有机会被皇帝发现。何况,他叔父还是先帝的起兵功臣,而不是陛下的心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天生就有弱势。
经过他的认真分析,他觉得陛下改革科举,很明显是要重视科举考试,这或许是他的一次机会。
在士子们聚集的差不多的时候,孔颖达那边打开校门,放士子们进入考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能直接进去。
因为在真正进入考场的时候,还有卫府军从头到尾的检查士子身上携带的东西。哪怕是手抓饼,那也要撕碎看看里面有没有小纸条,严苛到令人发指。
如果发现违禁品,直接取消考试资格,终生不得参与科举。
出乎预料,这次没有一个人被查出来,每个人都很干净。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这次科举改革,以往考的东西全部作废,想要作弊都不知道该怎么作弊。
韩瑗收拾好篮子,拿着代表考场号的木牌,跟着士兵,找到自己的考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