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年末大朝太子册立(3/5)
「臣附议。」李靖出言。
「臣附议。」
几位相国纷纷附议。
他们之所以愿意跟着杜如晦一起推举岐王,自然不是因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个万能说辞。而是因为,近一年时间,他们已经听到风声,岐王经常跟着皇帝处理政务
,倾听各地刺史述职,偶尔也会跟着去政事堂陪坐一二。
由此,他们基本上确定,皇帝属意岐王。
毕竟,另外几位皇子,可没岐王这般待遇。
相国们已经带头冲锋,底下的大臣自然不傻,纷纷跟进附议。
鸿胪寺卿杨师道忍着心中激动,也悄悄跟着跪在人群中,此刻他的内心,既是激动又是忐忑。
此次册封太子,并非李智云心血来潮,而是三思之后做出的重要决定。儿子们越长越大,太子之位便不能空悬,否则一定会引起血腥夺嫡之争,祸起萧墙。
李承昭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考量,教育之后,李智云已经对他有几分认可,觉得这个孩子可堪造化。而今大唐周围再无强敌,李智云也能有时间,全力教导太子,向太子灌输自己的理念,让他做自己的继业之人。
「昭儿年幼,诸位公卿不妨再做思虑。」李智云拒绝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