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引进优秀人才(2/5)
下午,是针对钢厂的问题召开讨论会议,我没有参加,但会场中传出来的信息很快就进入到了我的耳朵里。基本思路和我预想的差不多,邓书记,毛市长都赞同对钢厂进行股份制,引进外面的资金进行股权改革。魏副市长提出把钢厂卖掉,转卖给私人经营,这看上去也是一种股份制管理的模式,但是,转卖国有资产,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被贱卖,企业的高层领导从中谋取个人利益。邓书记的意思,要对钢厂进行合理的估价,如果有本省的企业愿意入股的,可以重点考虑本地企业参股,实在不行的话,寻求钢企进行兼并。
让其他钢企来兼并我们岭南钢厂,这也是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这个企业,让这个企业可以给岭南市的百姓们上千个工作岗位,同时也能在发展起来之后可以给地方政府增加一部分税收。只是,企业被兼并之后,这就等于是岭南失去了一个本地企业,成为了别人的公司。
从会议上传出来的信息,我分析了一下,最后走兼并这一条路子更大一些。我想,只要能够保住钢企这个企业,无论是兼并,还是自然人进行注资重组,都要比现在好。下午会议完成之后,我来到毛晓东的办公室里,跟他聊了一下会议上的内容,今后钢企的命运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也只有走这两条路,才能够把钢企拯救过来。但是,钢厂目前亏损很大,已经欠了政府一大笔的债务近亿元。对这样一个企业,想要找到合适的投资人,恐怕一时半会还无法实现。毛晓东说,有一个缓冲的时间也好,市政府刚下发了文件,要求对钢企内部工作人员进厂手续的调查,清除依靠关系进入厂里的闲余工作人员。有了这个缓冲期,那些靠着关系进入钢厂的人,也会在这个缓冲期里主动的离开不好。
会议上确定了两个方向,一是有其他行业来投资,让钢厂成为这注资集团的下属企业。另外就是由大的钢企来收购,把我们岭南钢企变成他们的分公司也行,无论是哪个途径,都能够保住钢厂还留在岭南,不会倒闭下去,最后剩得厂房的一片瓦砾都见不到。
市委大多数还是想让钢厂继续经营下去,这是岭南百姓们的一笔财产,也是领导们在岭南分管工作几年保护住了这个财产的存在。要是钢厂从此在岭南市消失,今后人们议论起来,会把这一届当成是败家子,一个几千人的钢厂就让这些当官的弄得没有了,这会留下骂名,我相信中大多数人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