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马尼拉来客【四更(3k)】(4/5)
这些传教士倒是敬业,相比于清末来中国混吃混喝当超一等公民的西方传教士,明末的西方传教士很多都是掌握丰富自然科学知识的饱学之士,他们掌握这些知识并不是为了从事科研工作,在科研方面取得建树,这些知识更多的是他们的传教布道的工具。
虽然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传教,但这时期这些传教士无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参与者。其中不少人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带到了东方。
利玛窦、沙勿略、罗明坚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都为东西方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朱琳泽没有马上回应这三个传教士的请求,这让这三个传教士有些失望。
听这三个传教士的语气,他们是只打算向天主教信徒教授数学知识。
朱琳泽并不反对他们在这里传教,中国人大多是多神论者,什么都信,又什么都不信。中国人信仰宗教大多是出于实际利益的考量,比如郑芝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郑芝龙为了更好地融入西方人的圈子和他们贸易,可以洗礼加入基督教。但回到闽南,为了拉拢同乡和部下,则又信奉妈祖。
至于郑芝龙真正信仰什么,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向这些传教士学习数学知识的人,后面都是要当兵的,朱琳泽绝对不允许他的士兵信教。
这些士兵心中只能有一个信仰,那就是他朱琳泽。
三个传教士建教堂传教一事,朱琳泽还是决定先将他们晾一阵子,再和他们谈。那时候他也更主动。
陆军步兵们操练的校场就在主城寨附近,实弹射击的火铳声,以及列队跑操的鼓点声传入昂萨路耳中。
“国王陛下,这是您的卫队在操练?”昂萨路询问道,他对朱琳泽的卫队有这浓厚的兴趣。
“是的,随我来。”朱琳泽带昂萨路来到校场,走上检阅台一起观摩这支部队的训练。
打实弹训练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不要说这个时期的欧洲,就算是一百多年后完全进入线列兵时代的欧洲,在训练时火枪手打实弹的机会都很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