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沈廷扬赴台【二更(3k)】(4/5)
每隔一段距离农田旁边还立着一些木牌,只见木牌上写着一些诸如: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新家园!等奇奇怪怪的口号,读起来还挺郎朗上口。
正在田间劳作的农夫也无不是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十足,望着很快就能够收割的稻秧露出幸福的笑容。
沿着小路走到正在建设的城寨区,沈廷扬见工匠们正在挖沟渠,并往沟渠里铺设直径足足有五六尺的巨大陶管。
“竹堑雨季降雨繁多,这些管道是排雨水和污秽便溺用的。”不等沈廷扬发问,朱琳泽就解释道。
他也有考虑过直接挖明渠排水,明渠的优点是成本低,修建快,施工难度也小。缺点就是无法掩盖污秽便溺的臭味。
朱琳泽最后还是选择了后者,一劳永逸,等到房子建好之后在挖沟渠铺设管道反而更麻烦,不如现在多花一点钱直接把管道铺设下去。
“祁府尹让我问问你,你这里还能不能接收流民。张贼肆虐湖广湘赣,大量流民涌入南直隶,光是南京城外,现在就聚集了两三万流民。”沈廷扬想起临走前祁逢吉交代他的事情。
“竹堑倒是能收留这些流民,麻烦的是怎么将这些流民运过来。小婿我没有足够的海船。”朱琳泽说道。
一下子收留两三万流民的压力非常大,但朱琳泽还是打算咬牙接受这些流民。竹堑附近可以开垦的土地还有很多,容得下这两三万流民,现在他接收的流民越多,日后也越轻松。
只要坚持过这三年,三年之后他就有稳定的农业税收,也能数量可观的粮米以供军用,日子会好过很多。
只要完成和西班牙人的这笔交易,短时间内也不会太缺银钱。闽浙一带的粮食卖高价,咬牙也能坚持买一些。
等到这一批晚稻成熟,也可以给岛上的新移民一定数量的口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