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登极(5/5)
让朱琳泽发愁不是兵源不足而是士官,也就是基层军官的严重不足。
讲武堂三期的一百多名学员还有三个多月就能毕业,且不说朱琳泽等不等的气,就算等得起,这一百多名学员也不能满足朱琳泽的扩军需求。
李定国和冯双礼之前都向朱琳泽提出过讲武堂的问题,讲武堂学员的培训周期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员文化底子薄,要花很大一部分时间去识文断字。如果能够招募文化底子雄厚的学生进入讲武堂,培训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说白了李定国就是让朱琳泽直接招募读书人,朱琳泽也正有此意,直接招募读书人的确能省下不少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直接向他们灌输步兵操典上的知识。
朱琳泽找来沈涟,让沈涟在《大明日报》上刊登闽王军讲武堂的招生广告,招募30岁以下的读书人加入讲武堂,要求也很简单,只要他们能识文断字就行。
至于功名,朱琳泽也不希望招募太多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有功名在身,脑子里的思想包袱重,酸腐之气也重。朱琳泽要的是能上阵指挥打仗的基层军官,而不是酸溜溜的秀才。
要是这次能够招募到足够多的热血知识青年,他就可以开办一期速成班,以解决基层军官不足的问题。
原来的讲武堂总教导李定国现在身处抗清前线,不可能回来继续带讲武堂的学生了,不过冯双礼被他从前线降职撤了回来,就让冯双礼暂时先当这个总教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