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聊城(4/5)
他比太原的陈永福还多了一张底牌,清军有的红夷大炮,他也有,聊城城内光是24磅炮就足足有六十门,为了提高聊城的守备力量,闽王还专门从海军抽调了不少老炮手来使用这些重炮。
城外的清军营帐,大帐之内,多铎望着狼狈归来的使者非常恼怒。
多铎锐利的目光射向吴三桂和高第,问道:“二位可有何破城良策。”
吴三桂和高第面面相觑,这两天他们也见过清军的几次攻城。虽然关辽军尚未参战,但坚守聊城的明军还是给吴三桂和高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聊城的明军,较之太原的顺军,抵抗更为顽强,组织也更有序。”高第说道,“太原的顺军没有多少火炮,而聊城的守军,城内的火炮少说也有上百门。”
吴三桂、高第二人皆是愁眉不展。同时心里也很好奇,明军什么时候变的这么能打了?
他们以前也是明军,从未见过这么能打的明军。
多铎点点头:“这些明军的火器甚锐,不过可不止他们有火器,咱们大清也有火器,咱们的火器比明军更好。
摄政王已经从京师调运来的二十门西洋神炮,再过两三个时辰就能运到聊城,届时我等以西洋神炮轰开聊城城墙,再向聊城发起总攻,必能一举拿下聊城。”
清军视火炮为军国神器,对火炮的监造非常严格,因此清军的火炮质量要比明军好的多。火炮之利,让清军无论是在对明军亦或是对顺军的作战中都占尽上风。
多铎对大清的西洋神炮充满信心。
大帐内的几个汉军将领相视无言,他们知道多尔衮的心思,多尔衮是想让他们继续打头阵,当炮灰攻打聊城。
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这些天在聊城城下伤亡惨重,三人合计折损了七八千名士卒。要不是多铎带着八旗兵在后面压阵,他们早就打道回京师了。
他们清楚聊城不是那么容易拿得下的,聊城城内的守军,尤其是闽王军,和他们此前所遇到的明军不同。这些明军守城的决心很坚决,战斗力顽强,就算他们打头阵拿下了聊城,所要复出的代价,他们三人也承担不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