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回到南明当王爷

第二百七十章:蜀地之争(2/5)

目录

施大瑄后面之所以追随颜思齐在日本举事,想要推翻当地藩府,事情败露之后为逃避倭寇官府的追捕远遁海上,最终在台湾落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地藩主大明欺压盘剥大明商民,而颜思齐为人仗义,愿为当地侨民出头。

要是政府能直接出面保障侨民利益,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这放在以前,施大瑄想都不敢想,毕竟他们这些渡海出洋谋生的人,在当地官府看来是不安分的百姓,甚至和海盗一起划上了等号,对他们极为不待见。

朱琳泽对此倒是非常理解,出海谋生的华人多是闽粤两地的华人。

如果能够本地生存下去,这些闽粤两地的商民也犯不上背井离乡谋生。

只是闽粤两省田地非常有限,养不活这么多人口,以福建为例,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境内多山少田,沿海居民只能向海而求生。

施大瑄乘机询问朱琳泽能否也在倭国开设使馆,理由是倭寇的大明商民数量也很多。

朱琳泽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只是表示知道了。

倭国的情况和西班牙又有所区别,朱琳泽暂时愿意和西班牙人平等相处。

但不代表他愿意和倭国平等相处,倭国毕竟在名义上还是大明朝的朝贡国。东亚必须以大明为尊,诸国只能臣服附属于大明。

昂萨路带来的书信翻译好之后,朱琳泽览阅了书信。

书信中的内容无非是科奎拉表示愿意在海上为大明帮助,一起对付不胜其烦的海盗。

这些“海盗”自然指的是郑芝龙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

只是科奎拉并不想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完全撕破脸,故而以海盗相称。

当然,这也是马尼拉方面不自信的表现,毕竟在远东的海上实力,目下荷兰东印度公司还是要强于西班牙马尼拉殖民当局。

科奎拉愿意主动和朱琳泽合作,倒不是因为他善心大发,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护好不容易打开的贸易商路。

毕竟每年上千万两的贸易利润实在是太香了,香到科奎拉愿意为之铤而走险。

西班牙人愿意出兵,朱琳泽是欢迎的。

彭嘉山海战证明他的海军完全有希望打败郑家水师,只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进来搅局之后,不确定因素增加了。

尤其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为郑芝龙的千吨级巨舰,打破了朱琳泽在大船上的优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妖夫在上 梦今飞 全能玄医林望杨悦 热潮 我的前世模拟器 开棺有喜:替嫁后我成了王爷的心头肉 分手后我成了前任的娇软白月光 逍遥渔场 他比烟花寂寞 白富美的贴身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