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日本王牌水军?(2/5)
岛津光久一身戎装,身高一米五九的岛津光久在一簇身材矮小的倭寇中显得格外高大,引人注目。
岛津光久和长崎的民众和武士一样,对安宅号和野岛流水军给予厚望。希望这场战不要输的那么难看,只要输的不太难看,至少在谈判桌上还能挽回一点面子。
野岛流水军以三艘大安宅号为中兴,前后左右的每个方向都有两到三艘的中小型安宅号为其羽翼。
由三个安宅号组成的进攻阵型足足有二十五艘安宅号船,而在外围还有着大量充当炮灰的小型船只和小火船。
施大瑄和施琅父子对倭寇的这套海上战术非常熟悉,这套战术是曾经郑家水师对付红夷人常用的套路。
郑家水师由于船不如红夷舰船坚固,炮不如红夷舰炮犀利。这才扬长避短,想出了以众多的小船袭扰火烧红夷的战舰,给红夷最大程度的杀伤。
同时倾尽全力改装一些现有的大船,在海上充做中军门面,等到小船上的差不多了,大船再上去和红夷人的战舰接舷作战。
当初郑家水师能靠着这套战法击败红夷人,并且屡试不爽也是有原因的。
那就是红夷人的战舰不多,他们大可以采取这种狼群战术对付寥寥几只老虎。
关键是现在福建水师的规模,远非当初寥寥几艘船的红夷舰队可比。
按照闽王的说法,他们三大舰队是海上的狮群,一群狼或许能够打败一两只落单的老虎,但绝不可能打败一个凶猛的狮群。
施大瑄乘坐小舟到李国志的旗舰上,告知了倭寇的这一战术,并给出了相对的应对策略。
那就是和倭寇拉开一段距离之后,慢慢炮击消磨倭寇的小水舟和小火舟。
李国志也深以为然,倭寇的小船终究还是依靠人力滑动,而他们的大船,只要借风得当,这些倭寇的小船不可能追上他们。更不可能引燃他们。
唯一的问题就是倭寇的小水舟和小火舟目标太小,用舰炮打沉这些在海上运动的小船对福建舰队的炮手们来说是极大的挑战,非常考验他们的炮术。
饶是如此,李国志还是采纳了施大瑄的这个建议,采用这个比较费时的战术。
虽然直接冲上去近距离撞沉击沉对方的舰船效率更高,但福建舰队的将士们所要承担的风险和伤亡也更大。
李国志敲响了舟船上的钟,同时派遣旗语兵到舰台上传递了命令。
在得到命令之后,各船在各自船长的指挥下掉转船身,调整横帆帆面,使得横帆的帆面和风向呈三十度角,以获得比较大的风力,和倭寇的小船们拉开距离。
大型安宅号由于巨大的船体重量,以及不科学的船体布局,导致其在海上的行驶速度比较缓慢,但野岛流水军的核心战术就是围绕三艘巨型的安宅号战舰展开的,中小型的安宅号虽然行驶速度要比大型的安宅号快,但也不得不放慢航速,等待龟速的大型安宅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