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进退两难(2/5)
按照新军的规矩,军事主官管军事,政委和指导员管生活。除了军事之外的其他事务,官兵们的生活起居,心理健康。
甚至伤残退役后的官兵都是由政委和指导员根据其伤残情况,个人履历,文化水平,以及自己的意愿或是推荐到讲武堂当教官,或是推荐到基层当小吏,或是推荐到招商局工作。
鲁桥镇一战后,张煌言的工作不比面临大战的李定国轻松不少。
李定国要运筹帷幄,部署指挥作战。他张煌言也要负责善后工作。
按照正常的流程,战场上伤残无法继续服役的官兵肯定是要退役并安排就业。除此之外,因冻伤严重无法继续服役参战的士兵也要为其提前寻找好后路,以免寒了将士们的心。
“你我各司其职,有分歧在所难免,这件事情牵扯到鲁镇营兵,还是在战后交由闽王亲自定夺吧。”李定国说道。
两人正交谈间,一身缟素的邢夫人牵着高杰年幼,尚在懵懂之中的孩子来见李定国和张煌言。
“李将军,张政委,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邢夫人擦了擦眼角的泪痕,朝二人敛衽行礼。
“邢夫人哪里的话。”
李定国和张煌言急忙回礼,随即让人将准备好慰问的礼物抬了上来。
“李某和张政委的一些心意,咱们就这么点俸禄,还希望邢夫人不要嫌弃。”
新军管理严格,极少出现贪墨的情况。李定国和张煌言的收入除了正常的俸禄之外,就只剩下闽王的赏赐。这些礼品,两人都是花了好几个月的俸禄购置的。
而高家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朝廷发放给鲁镇营兵的俸禄都是直接交到高杰手上,高杰喝兵血吃空饷的事情也是公开的秘密了。
只是身处山东前线,必须维持军队的战斗力,高杰相较于崇祯朝已经收敛了很多。甚至还“自掏腰包”为家丁添置火器。
“二位哪里的话,二位能来,夫君若是泉下有知,不知该有多高兴。”邢夫人说道,“夫君在世之时就常说,能为闽王效命,能和李将军共事,是他最大的幸事。”
“邢夫人过誉了,高将军带疾出征,重伤奴酋豪格,为国捐躯,他才是我等的榜样,李某甚是佩服。”李定国肃然道。
“妾身有一事相求,还请李将军答应!”
邢夫人突然拉着高杰的儿子高震跪在李定国面前,这让李定国感到不知所措。
“邢夫人这是何意?邢夫人快快请起,高将军比定国年长,定国与高将军平日里以兄弟想称,高将军为定国之兄长,邢夫人便是定国的嫂夫人,岂有嫂夫人向叔子行礼的道理,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