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进退两难(4/5)
再者,高杰虽然有爵位,但其在新军中的地位远不及李定国,在闽王心中的分量也远不及李定国。
邢夫人还是执意要让高震认李定国为义父,李定国没办法,只得明说了自己的苦衷,并对天发誓要是黄得功不愿意认高震为义子,他就认高震为义子,并且将一旁一脸懵逼的张煌言拉过来作保。
邢夫人这才面前牵着高震的手起来。
最后,李定国见过高杰的灵柩,礼毕之后,请邢夫人出面统兵。
鲁镇的事,新军不便插手,但大战在即总要有人出面指挥。
现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比邢夫人更合适的人选了。
邢夫人刚刚经历了丧夫之痛,不愿出面统兵,沾染刀兵。
最终还是在李定国和张煌言的苦苦劝说之下勉为其难地答应出面统兵。
鲁桥镇一役给予了满清高层沉重的打击。尤其是豪格被俘虏,这是大清立国以来,乃至奴儿哈赤起兵以来都从未有的事情。
这对大清而言是一个奇耻大辱,豪格要是战死,都要比被明军生擒来的好。
好在逃回来的镶黄旗只有寥寥数骑,多尔衮在得知消息之后马上将这数骑镶黄旗的八旗兵给控制了起来。
在军中散布这是镶黄旗遣使来报捷的消息,豪格已经带领镶黄旗两甲喇的勇士到达了南直隶,如入无人之境。
因此,清军的士气不降反增,反而陷入了对南进的狂热之中。
尤其是跟随出征的满洲八旗兵,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在崇祯年间有过入关打秋风的经历,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其中很多老卒的家产和两脚羊,都是在那个时候挣下来的。
崇祯十七年入关之后,虽然满洲贵族在北直隶和辽东走廊等地疯狂的圈地,但这都是大主子们的事情。
他们这些普通士兵最直接的经济来援除了辽东的田地之外,便是直接抢来的。
多尔衮入关之后为了调和满汉之间的矛盾,采取了范文程、洪承畴和宁完我等汉臣的建议,尽量约束满洲八旗兵的所作所为。
除了驻防到各地的驻防八旗有孝敬可以收之外,留守京师城的八旗兵额外的财路少之又少。听说已经有两甲喇的镶黄旗八旗兵深入南直隶富庶之地劫掠,无不是心生向往,陷入了癫狂之中。
有些甲喇章京和牛录章京甚至叫苦不迭,捶胸顿足地直呼错失了发财的机会,后悔当初没有主动请求跟随豪格南下劫掠。不知他们日后在得知这两甲喇镶黄旗骑兵的下场以及豪格的下场之外,会作何感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