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35章 各怀鬼胎的诸侯国(4/5)

目录

楚国,这次平丘之会,名义上便是为了商议如何制裁楚国的,楚国不来那是自然的。

秦国不想来,那是因为秦国自穆公以来,一直奉行的便是“联楚制晋”的策略,与晋国的小摩擦也是从来没断过,关系自然也谈不上有多要好了。

至于吴国,此时的吴国国君夷昧刚刚即位,国君的位置都还没坐稳,当即是以水路不通而婉拒了。

于是,平丘之会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临近开场了。

话说平丘这地方,其实真不算得一个大地方。与曲阜,与绛城相比,说这里乃是一个小城镇都不为过。

李然来到这里已经三日,距离大会还有两日,看着眼前一片荒芜的山村平地,李然一时不由感慨,心道:

“此等沃土,此等要冲之地,日后必将成为争霸中原的关键所在,而今却是这般的破落,倒是属实奇怪呀。”

也难怪李然会有带着现代人的思维来看待一个地方的价值,要放在不久的将来,大平原的价值便会是绝对的no.1。

但是眼下这春秋时代却并非如此,在漫长的岁月里,各诸侯国所面对的,往往都是周边的一众蛮夷。所以,要放在平原上建城设邑,这完全就是自寻死路。而且石材也运输不便,建造成本也随之大幅度增加。更何况,平原的灌溉水利也需要有一应的配套设施才行。

要说这空口无凭,有没有实例可证呢?还真有。

早在齐桓公称霸之时,卫国就曾作为一个“平原”国家,因其全境无险可守,曾一度被夷狄所灭。其惨烈程度可谓空前,狄人席卷过后,一国之内竟是仅存730人,就连卫懿公本人都被蛮夷吃得只剩了肝脏。

所以,在春秋时期,依山傍水才是真正的好地方。而绝大多数的城邑也大都是依山傍水而建,这样才更为保险,也更为经济。

唠叨了一通,咱们再言归正传。

听闻其他诸侯对选址此地也都是颇有微词,李然因此不由的思索韩起将地址选在此处的意义。

“莫不是故意如此?以彰显晋国之威?”

祭乐跟随在他身旁,摇晃着小脑袋,很认真的思索道。

谁知李然摇头道:

“如此之地如何彰显晋之国威?倘......”

就在李然准备分析之际,会盟之地的外围忽的响起一阵惊天动地的呐喊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夏执剑人 大国雄风 诡秘苏醒 最终序列 萌宝助攻:厉总的神秘妻惊艳全球 凉凉微夏安于锦年 阎罗狂医 开局一艘巨像骑脸 都市盖世神医 国姓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