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仁义之道(2/5)
听得子产问话,李然这才开口言道:
“呵呵,大夫所言,恕然不敢苟同。”
只见李然却是神色一正,一边摇头,一边作揖谏言道。
“哦?却是为何?”
子产闻言,不禁面带难色,满腹狐疑的如是问道。
只听李然颇为自信,继续是侃侃而谈:
“大夫可知,这《周易》之‘比卦’有云: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大夫可解其意?”
子产听罢,与祭先面面相觑,却是完全不解其意。只听李然是继续言道:
“此爻之意,意为只要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坚守正道,那么去结交各路朋友就不会有过失。有诚意的人就好比是美酒满缸,您的诚意自然而然会最终吸引更多的人来与你交往,这样才是吉利的。”
李然不愧为洛邑典藏室史,《周易》于他,可谓是信手拈来。随随便便引经据典,都令人不得不信服。
只听李然是继续解释言道:
“如今,卫国大旱,上下皆苦,其国内已无力赈济。故此求援于诸侯。因此,无论是晋国,齐国亦或是郑国,只要运粮救济乃是出于真心,那便都是行的仁义之举。又何来为先者而歌,为后者不耻之说?”
“再者,大夫所筹之粮,也绝非一人之功,乃是郑国上下齐心所共筹的,也绝非大夫有意延了时日。卫国正值大难,又岂能受了郑国恩惠反而还要讥嘲郑国?小人窃语,君子独行,郑国行事光明磊落,何须担忧被他人笑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