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635章 驷赤的大义(2/5)
李然又笑道:
“驷工师此言说得,也未免是太过谦虚了。传言当年驷工师为郈邑工师,负责营建郈邑,可谓是倾注毕生心血。所为的,乃是为报当年叔孙穆子的知遇之恩以及国之大义!”
“只是……奈何郈邑最终却是为公若藐所窃,故而驷工师彼时便是愤而离去!此番节义,可着实是令人敬佩啊!”
驷赤一边听着,一边看着李然,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
“子明先生虽是深居于杏林之内,却原来也并非是真的在此隐退呐!此等区区小事,先生竟也能洞若观火,实是惭愧,惭愧啊!”
这时,宫儿月从屋外叩门而入,是给李然和驷赤各斟了一盏水。
只听驷赤是一边看着水提,一边是向李然问道:
“不知先生今日找赤,到底是所为何事?”
李然拿起了那一盏水,不禁是反问道:
“哦?子玉他难道不曾与阁下提及?”
驷赤只沉默了一阵,随后说道:
“子玉此前已然是来过信了,言及如今郈邑为侯犯所掌控,而三桓与齐师竟是对其久攻不下。”
“子玉乃为赤之故交,况且此事于天下有益,本应出手相帮。然而,奈何赤和侯犯毕竟同僚多年,亦是深交。故而……此事毕竟有违朋友之义啊!”
李然闻言,却是微微一笑,并是言道:
“呵呵,阁下虽识小义,却恐失大节啊!”
驷赤听得此言,不由为之一怔:
“哦?子明先生是何出此言?赤愿洗耳恭听!”
随后,李然便又是说道:
“工师既是如此说,那么然亦是自当明言。其实郈邑之患,可不仅仅是叔孙氏之患,而是天下人之患!”
“郈邑如今乃为大城,乃是阁下倾力所筑成的。此城实是牢不可破,侯犯以其马正之司而据邑以叛,若是得逞,届时只怕其天下众宵小之辈皆会效仿。”
“到得那时,天下大乱,难道不是工师的罪过吗?届时,鲁国又临大难,工师又哪里还能够在此悠闲归隐呢?”
驷赤听了李然的话,也是怔了许久,随后说道:
“先生所言,赤已了然……赤之心思,便全在‘扬之水’的末章四句了!”
李然一听,不由是欣慰一笑,因为他知道驷赤已是将此事给答应了下来。
所谓《扬之水》的末章四句,乃为:“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这意思就是:其实我都知道了,也准备去做了,但是不敢告知旁人。
随后,李然又是深鞠一躬,并言道:
“既然如此,那郈邑之事,便一切仰仗阁下了!”
驷赤则亦是躬身还礼……
突然,驷赤是骤然起身,从屋内抽出一把钝器。
宫儿月见状,突然是抽剑上前,护在了李然身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