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眼花缭乱到令人怅然若失的发布(求订)(4/5)
“……”
“以上这些,将于今日下午登陆零度唯一体验店,正式开放销售。”
“以及……
以上这些,全部搭载了白泽实验室桌面cpu研发成果,白龙d2。”
吴伏城一口气介绍了很大篇幅的内容。
ppt都过去了十几张。
略作停顿,吴伏城轻笑道:“下面请看白龙d2的deo。”
“……”
<制作风格不能说特别像,只能说一模一样。
连背景环境都毫无变化。
不过换了一个主讲人。
神龙系列的主讲人是陈建业院士,毕竟是曾经当过教授的人,基础授课功底还是很强的。
而现在白龙系列的主讲人则是苏姿丰,正经无惧这样的小场面。
倒是说开场白也是一模一样。
“我很高兴向你们介绍我们实验室在桌面cpu领域最新款强大芯片,白龙系列第二代处理器:白龙?d2……
这是一款由白泽实验室完全自主研发的全新处理器。
基于泛国产处理器技术联盟的统一标准架构:cb12x64。
是的。
这是一款64位处理器。
白龙d2采用了40纳米硅工艺技术,得益于优秀的工艺技术,白龙d2拥有出色的处理性能;<hz,相较于上一代有十分显著的提升。”
“……”
“与上一代白龙d1相比,白龙d2采用了全新的‘初’架构,相比之下,单核性能提升了近110……”
“……”
苏姿丰的介绍更偏向于产品方面,用词也略有不同。
主要彰显出了白龙d2的优秀度,忽略了部分缺点。
因为……
先不说别的,‘初’架构就顶多只能算是半成品。
苏姿丰更是一句都不提等同于tel或者ad的哪款处理器,就只横向对比白龙d1。
还是那句话,如果白龙d2足够优秀,不会用这样的命名规则。
前沿的研发思路是比较简单的。
第一步,先解决从无到有,这一步有的都不配拥有名字,比如已经进入实际环境的大cpu。
第二步,从有到业界高端甚至领先水平,这一步才会采用标准命名规则。
总之,白龙d2大致相当于去年上市的二代酷睿i32100,其中白龙d2的核显版跟i32100几乎一样。
白龙d2也是双核四线程。
换句话说,白龙d2大概落后上个月英特尔才推出的三代i7基础款两代半还多。
但从相应的纸面性能指标上对比,看不出太大的不同。
额外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