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央妈址(2/5)
肖琳哂笑:“当然不可能考虑!”
继而解释:“我们之前的节目是八点半的《天网恢恢》,记录国家法治建设进程的重要节目;再之前,七点半的《第一线》,以法治深度报道为主要内容;都是做了几年的老节目,目的和我们不一样,说实话,搞不好法制频道还没定下来,这些节目已经有安排,是先有的节目,再有的台;你自己看一下做企划的是什么级别的领导,你在我们台里面,老是扛着摄像机到处拍,不接触领导,你还是没有觉悟……”
又道,“我们这种没爹没妈的,能做得出一些成绩,稍微的拉高收视率,就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怎么可能挤掉别人呢……”在心腹大将的沮然脸色中,他又峰回路转的道,“然而,我也是有好消息要宣布的,先前领导刚通知我……”
吴志军洗耳恭听。却见到,肖制片慢悠悠的新点开烟,仿佛所有事情此刻都要让路:“不着急。”
干什么呢?
先摸一会儿鱼。
优秀的中年职场人,最不能做的,就是和年轻人拼精力,硬干,而是应该加班加点的摸鱼,把时间尽可能的用在摸鱼上,要细水长流,要锱铢必较的摸,然后用极低的工作效率,极高的时间占比,再加上亿点点关系,夺得本月最勤奋员工。
吴志军也是摸鱼好手,属于上厕所可以上一下午不见人影的那种。然而,到了打卡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上甚至深夜,超长时间工作的吴志军,又精神抖擞,神奇的出现了。
摸鱼,也是一种哲学。
大概是抽了两根烟,肖琳开始说正事:“我们原先的会议室,领导认为太小了,现在不是电视台要搬迁过去了吗,以后两个地址;我们这种新节目的,反而占了便宜,可以先进去,其他的设备,也在从兄弟单位拿,不是,借……你知道的,体育频道,他们现在多的是空出来的。”
吴志军点点头。作为摄影,这事他是知道的。去年奥运会,上峰从各兄弟台,包括地方卫视调集记者和剪辑师帮忙,到奥运结束,这些人又回原籍;然而,总有一些牛人,来了就不回去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