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章 好医还得有好药(2/5)
板蓝根原本就是一年生到两年生的东西。
人工种植使用肥料大大缩短了药材的成长周期。
但同时也打断了它应有的成长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药性积累的过程。
人工施肥就等同于给它打生长激素,个头是长了,但药性却没有积累。
打激素出来的壮汉能跟打小就锻炼出一身精肉的汉子相比吗?
也就是看起来唬人而已。
药材也是一样。
为什么有些老中医老是抱怨现在的药材药性差?
那是因为以前的药材都是野生的。
现在的药材是人工种植的,打药和施肥催生出来的。
药性能够吗?
同样的方子,同样的病人。
用以前的药材,三副基本上就能够治好。
用现在的药材,十副能治好就算是不错的了。
所以,中医有好医,也得有好药。
没有好药,好医生也是束手无策。
有的老中医开药的时候,会把药方的药材份量加倍,比方说,贝母原本要用一钱,但他会用两钱甚至三钱,这才能够有治病效果。
但要中医讲究辨证平衡,每一味药材数量都是有考量的,擅自加倍很容易造成其他的问题。
老中医经验足,可以微调药方删减或增加其他药材来控制风险。
但一般的中医就不行了。
他们不敢冒险,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开方。
所以患者有时候吃中药无效,或者是药效不显。不是医生不行,而是药材不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