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三章 尹东珠最后的安排(2/5)
东珠夫人不解的问道。
东夷投资集团是她年后成立的,陈阳这大半年的时间,就敲定了七八十亿的投资。
有这么多吗?
陈阳扳着手指头开始算起。
嗯!
二药投资了十个亿,不过那是海王自己的钱,假借敏智商贸投资的。
安国一厂二厂厂总投资八十亿,海王是技术入股,一毛钱都没出。东夷集团可是实打实的拿出了四十多亿。
阳县货站工程,总投资三十亿。
东夷集团出了一大半。
嚯啊!
七七八八的算下来还真是七八十亿呢?
怪不得尹东珠肉疼。
照这个速度下去,她的私房钱恐怕很快就见底了。
“夫人,我投资的都是未来可期的实业。可没有弄虚作假啊,不信您问问艺珍,海王所有的项目他们可都全程监督的。”
陈阳摊手道。
在投资的过程中,真的是公开公正透明,没有任何可说道的。
而且还有当地监督,做不了手脚的。
孙艺珍也点了点头。
东夷公司作为资方,在所有项目中都保持第三方监督的权力,整个过程没有什么问题。
“我不是说你贪了,而是觉得……你着急上马新型制药,是不是有些太过心急了?”
尹东珠皱眉道。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经验之谈。
再说了,她的钱也不想全部投进医药行业。
“夫人,您就放心吧。我投的项目,都是要赚大钱的。”
陈阳信心百倍。
安国一二三厂就不用说了,那是给东珠药业初级产品的。
现在海王的技术已经升级了,生产出来的初级产品无论是从品质还是药效上,都比传统的强很多。
云药、钱家、仁和堂以及清阳集团都吃上了这一波红利。
他们现在生产出来的成品药在市面上大为畅销。
未来中成药料的供应局面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将来大大小小的中医药厂都会摒弃原来传统的生产方式,改为新工艺新技术。
所以,从长远看,新工艺药材加工企业肯定是供不应求的。
哦!
你小子这么自信?
尹东珠瞥了陈阳几眼。
虽然她也看好新工艺,但没有陈阳这么大的信心。
“呵呵,没办法,就是这么自信!”
陈阳笑眯眯的说道。
新工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但现在一直没有推广起来。
一来费用太大,建设一条生产线得十个亿左右,这还不算海王的专利费。
二来,传统工艺还能用,大家并没有升级的迫切感。
不过随着仁和堂、钱家、云药以及清阳集团引进了新工艺之后,他们的产品的药效也明显比以前的好了,在市面上也就更受欢迎了。
生产工艺的代差会加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