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慧心神僧,佛门黑手,大乘佛法,第二日(2/5)
慧心面容清秀,也没有那种悲悯世人的眼神,反而清澈平静,面容上还带着一些激动与兴奋,如常人一般,少了佛门的那种超然,却多了不少人性。
让许清宵莫名心生好感。
“许圣。”
“小僧见过许圣。”
见到许清宵,慧心极其激动,毕竟在他眼中,许清宵简直如同神一般的存在。
他之前听说过许清宵,那个时候对许清宵就有好感,尤其是许清宵的所作所为,更是让慧心对许清宵充满好感。
今日辩法,能观许清宵这般姿态,更是让慧心明白了两件事情。
第一,许清宵深不可测,是真正懂‘道’‘理’之人。
第二,许清宵乃是破局之人,破这天下格局之人。
正是因为以上两点,他对许清宵只有崇敬。
“大师客气。”
许清宵点了点头,露出微微笑容,随后让人准备好一些茶,招待慧心。
“不敢当,不敢当。”
“许圣在上,小僧哪里敢称大师,许圣,小僧并非是慧觉那般老顽固。”
“小僧对您崇敬的很,您放心,我绝对不是奸细,小僧只认道理,不认背景。”
“别看小僧是天竺寺弟子,可小僧早就想脱离天竺寺了,请许圣放心。”
慧心急忙开口,同时也极其认真地说出自己心声。
他虽然是天竺寺的神僧,可他对天竺寺没什么好感,倒不是说翻脸不认人,忘恩负义。
而是佛理不同,他的想法与佛门弟子不一般,佛门弟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度化天下苍生,让佛光普照世间万物。
这是所有佛门弟子的终极梦想。
可慧心的想法却不是这般,他反而是希望,世人明白佛就行了,无需精通太多,毕竟人有七情六欲,若人人学佛,那田地谁来耕种?新的生命又如何诞生?
明白基础佛理就好,心向善便是最大的功德,也是最大的弘扬,甚至向善之心,哪怕是道门弘扬开了,亦或者是儒家弘扬开了,他都可以。
何必在乎是谁弘扬的?
又何必在乎是谁主张的?
所以他看不惯很多势力,道门的,佛门的,亦或者儒家的,因为这些人,口口声声说为了天下苍生,可实际上呢?还不是为了争名利争气运,争功德罢了。
不干净,也不纯粹,皆是凡夫俗子。
可许清宵不一样。
许清宵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斥大儒,闹刑部,斩郡王,杀番商,斗文宫,发展国家,将百姓放在第一位,这些才是真正做事实之人。
哪一件事情是为了名利?
若为了名,会斩郡王?
若为了利,会杀番商?
在慧心神僧眼中,许清宵是真正的儒家,也是真正的佛,只不过世人被蒙蔽了双眼,污蔑真佛,污蔑圣人。
所以,这番话不是讨好许清宵,而是发自肺腑。
慧心所言。
许清宵完全听得出来是否真心话,他已经是半圣,若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那还叫做什么半圣?
只是慧心所言,倒是让许清宵有些莫名惊讶。
自己居然在佛门还有粉丝?而且看对方的眼神,充满着狂热和激动,是真真实实崇敬自己。
“慧心大师言重,你比我年长,喊一声大师,不足为过。”
许清宵笑意更浓,与对方客气说道,十分友好。
可许清宵越是给对方面子,对方越是有些激动。
“不不不。”
“许圣,您当真不要喊我大师,跟您一比,小僧渺小如尘埃。”
“你我之间的差距,是一万个慧觉都比不上的。”
慧心神僧无比认真道,他不是开玩笑,而是由心开口。
就是这个比喻有点不太恰当。
好说歹说,慧觉也是你师兄啊。
“这样,许圣,您喊我慧心即可,我照样喊您许圣,我尊重我的,您喊您的。”
慧觉开口,特意说了一声,不想纠结这个。
“行吧。”
许清宵苦笑一声,既然对方如此执意,那许清宵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许圣,今日我来此地,是有三件事情。”
“一来是拜访许圣,二来是提醒许圣一件事情。”
“许圣,明日的辩法,您要小心一些,他们准备了三场辩法,第一场是佛理辩法,您这个是知道的。”
“第二场辩法,则是铭经辩法,自小雷音寺辩法失败后,天竺寺痛定思非,吸取教训,认为光是靠佛理辩法,是无法让世人崇敬佛法。”
“所以这五百年来,天竺寺都在暗中铭写佛经,于三十年前,铭出佛国度人经,如若此经铭写出来,将会引来佛国异象。”
“三十年前,小僧亲眼见识过,如若不出意外的话,明日慧觉铭写经文之后,整个大魏京都会出现佛国,美轮美奂,会令人心生向往之意。”
“到时候极有可能当场度化无数百姓,许圣,您要准备好啊。”
慧心神僧神色严肃,直接把佛门的老底给卖了。
此话一说,许清宵有些惊讶了。
他还真没想到,佛门竟然为此准备了五百年?
而且已经铭写出这种经文?
这还当真是了不起啊。
不过一瞬间,许清宵便明白了一件事情。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法华经》
《华严经》
差不多要出来了。
如若不说出大乘佛法之前,这三本佛经,足可以自己应付第二场辩法。
根据金刚经带来的异象,许清宵十分清楚。
金光明最胜王经,可演化无量天神朝拜。
法华经,可演化如来真身现身相见。
至于华严经就更别说了,法身佛比卢遮那佛,演化解说华藏世界海,展现无数世界。
比卢遮那佛,为大日如来佛,五方佛中的中方佛,居于世界中央位置。
这样一来,许清宵倒是想看一看,西洲佛门五百年的经文,比得上这几部经文吗?
不是说西洲佛门不行,而是他们没有悟到关键点。
所以西洲佛门一直处于一个非常缓慢的进步。
包括儒道,仙门,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为何许清宵写出来的诗词,能在这个世界得到认可,引来诸多异象?
其根本原因就是许清宵所写的诗词,就是写的好。
佛道经书也是这般,许清宵所铭写念诵的佛经,前前后后五千年的文化罢了。
可这个世界的佛教,说十万年都不足为过,但有两个很大的因素,导致这个世界的佛法停滞不前。
一个是,这个世界可以修炼,影响到了佛法道理的本身,同样是行万里路,你以修行之人的方式行万里路,要多长时间?
普通人行万里路又要多长时间?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思想上出了问题。
没有突破关键点,说直接点,许清宵曾经所在的世界,有一个王朝。
明明知道火药大炮很强的情况下,不去研发加强,而是相信骑术和冷兵器。
让各方蛮夷发展起来,完成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的转变,所以一个小国家,可以殖民半个世界,这就是最大的关键点。
完成转变,那么进展将会突飞猛进,就好像许清宵将大乘佛法拿出来,不需要拿出太多,拿出开篇就行。
等个百年,佛门将会爆发各种思想碰撞,到时候法华经也好,金光明最胜王经都会出现,那就轮不到许清宵在这里诵念佛经了。
“我明白了。”
“多谢。”
许清宵道谢。
“许圣莫要道谢,其实小僧只是多嘴提了一句,毕竟即便是小僧不提,想来许圣也能轻松应付。”
慧心神僧认真道。
“敢问慧心兄,你这般告知我,不怕佛门罚你吗?”
许清宵问道。
慧心神僧说的是真话,许清宵感觉得出来,他很好奇对方这样帮自己,就不怕受罚吗?
只不过此话一说,慧心就显得有些随意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