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2章 有朝一日画麟阁(3/5)
“朕先试着说说自己的理解。”刘协偷偷瞄了一眼在殿门口侍立的宦官,这些董卓的走狗,片刻不离。
文天祥会意,微微点头。
刘协朗声而诵:“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
刘协一开口,文天祥就是一楞!
这并非《五子之歌》,而是《尚书》中的《大诰》篇!
《五子之歌》是大禹王的五个儿子,追悼大禹,对自己以往过错表达悔意的文章。
而《大诰》。是周公旦所作的战前动员!
两篇文章,南辕北辙,而皇帝刘协,绝不可能记混!
《尚书》共有一百余篇,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其中有些篇目,其渊源甚至要追随至远古的三皇五帝时期。
如此古籍,其中文字自然极为晦涩难懂。
即便是读书识字之人,也有大半人不能理解其中意义。
以侍奉为名监视的宦官,本就不识字,《尚书》在他们听来,就是天书。
不要说整篇,便是一句话、一个字都听不懂!
只听了几句,宦官便似被催眠了一般,上下眼皮打起架来……
文天祥何等学问,当然懂!
《尚书》大诰篇,说理透彻,表达了周公旦一腔赤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