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三个问题(2/5)
这是怎么弄的?
看来是朱书记的什么亲戚了,不然,能升这么快?
刘伟鸿倒是很低调谦虚,王化文请他讲话的时候,客客气气的说了几句套话,请大家对他多批评多帮助。论到在基层机关的工作经验,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比他丰富。
要想做好朱建国的秘书,可不是仅仅帮着他出谋划策那么简单。还得有充足的“消息来源”。刘伟鸿刚到林庆,两眼一抹黑,消息从何而来?自然只能指望秘书组和政工组的这些直接下属了。和他们搞好关系,很有必要。
有了顺畅的消息渠道,才能更好的给朱建国做好参谋。
开完见面会,刘伟鸿便召集秘书组和政工组的同志,在秘书组办公室开了个小会。秘书组七八个人,政工组三四个人,加上他刘副主任,他的“嫡系部队”就是这十来位老中青相结合的办公人员了。
整个办公室开见面会的时候,刘伟鸿很低调谦虚,直接面对自己的下属,就不能那么随意了。刘伟鸿正襟危坐,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却也透出淡淡的威严。
很多人都以为,要想迅速和部属们搞好关系,就是要和他们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其实这种想法不是那么正确。在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上级就要有上级的样子。所谓打成一片,那是在下班时间。如果上班时间也是嘻嘻哈哈,没有一个正形,到时候,下属们和你亲热倒是亲热了,那威望却也不用想啦。
刘伟鸿牢牢把握着会议的进程,一一听取秘书组和政工组的成员的汇报。刘伟鸿需要知道,每个人的工作职责是什么,手头正有些什么工作在忙。原也知道,机关工作无非就是弄弄文件,写写发言稿,开开党小组会,过一下组织生活。但刘伟鸿还是不能走过场。在汇报与听取之间,不知不觉的,距离一点点产生,威望也就一点点建立起来了。
而且,尽管只是例行的汇报,刘伟鸿也希望能从每个人的发言当中,大致地了解一下这些人的性格和行事作风。不过这个难度不小。都是在机关厮混的人,谁没有几分城府,等闲又怎么会将自己的心思表露出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