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百年大计(2/5)
马吉昌和张贤福就向柳齐投以鼓励的目光。尽管他们想得没有那么深远,但有一条,刘书垩记都说不错,那就肯定错不了。
这个柳齐,还真有点名堂。
“刘书垩记,现在就是技术人员难找啊,这个比饲料研究人员难培养,就算是培养一个优秀的车工,至少都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
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柳齐,这个不要紧。只要方向对了,技术人员总是能够想办法解决的。我给你提个醒啊,你可以打打苏联……哦,现在叫独联体,你打打这个独联体的主意。前苏联的重工业是很发达的,他们薄弱的是轻工业这个环节。现在苏联解体了,他那十几个加盟共和国,包括俄罗斯在内,都乱成一团,很多人失业,说他一句民不聊生,不算过分。这个时候去那边引进人才,是个不错的办法。稍微给点甜头,那些技术人才就屁颠屁颠地跟你过来了。”
这世下,柳齐马吉昌等人俱皆目瞪口呆。
我的乖乖!
刘书垩记这是什么脑袋?一下子就想到外国去了!
夹山区是什么地方,还能养苏联的专家了?以前我们和苏联合作的时候,人家派过来的专家是干啥的?指点我们做飞机大炮原子弹!
见了他们惊讶的表情,刘伟鸿笑着说道:“这没什么好吃惊的。对于技术人才的争夺,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工当年二战结束,联军占领德国,苏联和其他国家是操命的掠夺德国的物质资源,独独美国不是。美国拼命的抢夺德国的技术人才,德国最有名的科学家,十之在战后都去了美国。所以美国才这么强大,技术力量极其雏厚,这个跟他们的全球人才战略密切相关。咱们没有美国那么财大气粗,抢不了前苏联所有的技术专家,但搞这么十来个过来,还是很有可能的。相对而言,俄罗斯的技术人才,比欧美国家的技术人才便宜多了……就是这么弄。柳齐,你马上搞个规划出来,整个机械厂的发展规划,搞好之后,你给我送到浩阳来,我看看。如果可行,我们再商量怎样去俄罗斯挖墙脚,这个我有办法。”
刘伟鸿随口吩咐道。
他现在已经不是夹山区的书垩记,但马吉昌等人,谁都觉得理所当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