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省委书记对刘局长有偏见(3/5)
刘伟鸿的小姑父马国平以前在国家计委工作过,与华远成是上下级,关系处得还不错。华远成这是给马国平一个面子。
“谢谢华主任教导!”
刘伟鸿彬彬有礼地说道。
华远成笑着对郑广义说道:“郑书记,其实你们辽中国企改制的问题,你真的没必要找我们计委。眼前不就有一位能人?刘局长在久安工作的时候,国企改制工作搞得非常好,被洪副总理树立为全国国企改制的样板模式,不如请刘局长到你们辽中去走走看看,给支个招?”
华远成这话,带着玩笑的性质。在小字辈面前,跟省委书记开玩笑,可见华远成和郑广义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要不然,郑广义也不会以省委书记之尊,单单邀请华远成吃饭。虽然说省委书记请国家计委主任的客,绝不算降尊纡贵,但一般的关系,郑广义不至如此冒昧。
万一所求之事,被华远成婉拒,不免面上无光。
看得出来,郑广义这是为了辽中省改制国企的事情,来争取国家计委的支持了。
整个东三省,俱皆是我国的传统重工业基地,大工厂多,重型机械工业多,国企职工也多,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极受国家重视,给予的支持力度,远不是其他省份可堪比拟的。然而时代的发展变化,总是那么出人意料。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传统大型工厂的支持力度,逐渐减弱,许多大型国企,在措手不及的情形之下,就被“抛入”了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之中。很快,这些老式国企摊子大,包袱重,管理僵化,技术滞后的诸般问题‘便都暴露了出来‘被第一波市场竞争大潮打压得狼狈不堪’纷纷出现巨额亏损。东三省的省委书记省长们,无不面临着同样艰苦困难的局面。
这与难怪郑广义上任不久,便赶回京师“跑关系”。为了全省的国企改制,身为省委书记,郑广义也不能免俗了。
不过郑广义显然并不大喜欢华远成这个玩笑,望了刘伟鸿一眼,微笑着淡然说道:“久安那个国企改制的调研报告,我仔细看过了。如果情况确实是报告上写的那样,倒确实是很有值得借鉴之处。”
这个话就说得有点重了,等于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刘伟鸿—我很怀疑你们那个调研报告有水分。
也不怪郑广义要这样怀疑,就目前国内官场的实际情况而言,各种报告实在水分太多,怎么挤都挤不干净。至于洪老总为什么要将久安国企改制的模式发往全国各地,在郑广义看来,还是要给刘伟鸿一个脸面。而为什么洪副总理要给一个年轻小字辈这样的脸面,自然是因为刘伟鸿“姓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