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水镜(3/5)
刘景对司马徽也颇为上心,言语间十分亲近,他和宋忠、綦毋闿不同,绝非单纯的“教书匠”,其为人清雅,有知人之鉴,被沔南名士庞德公誉为“水镜”,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诸葛亮曾说过,司马徽并非无心仕途,只是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所以才在面见刘表时,故意藏拙,甘愿被当做小书生,安心躲在官学内教书育人。
历史上曹操南下荆州,意欲重用司马徽,可惜司马徽其时已身染重病,不久之后便去世了,只留下了几则寓言故事及“水镜”之名,若非诸葛亮,恐怕其人早就淹没在历史的浪涛中。
刘景心中对招揽司马徽并没有多少把握,准备先让诸葛亮、庞统私下探一探对方的口风。
接下来刘景又见了几位官学师、掾,及诸曹大吏,而后当众道:“自董卓乱国至今,十余年来,天下分崩,人怀苟且,纲纪衰败,儒道尤甚。刘荆州虽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然于国家丧乱之际、礼教凌迟之时,修文学、立庠序,国学之兴,自其始也。”
刘景肯定了刘表兴学的功绩。刘表入主荆州十余载,期间为政宽和,广树恩德,深得人心,刘景作为最终的胜利者,动动嘴皮子,对失败者说上几句好话,既能显示自己的气度,又能借此收获人心,何乐而不为呢。
刘景一席话,如预期般获得了极其显著的效果,随后邀老师宋忠共乘一舆,进入学城。
天下学城皆模仿太学而建,荆州官学亦不例外,由师掾吏舍(博士舍)、学子横巷(诸生横巷)、内外讲台三大部分组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