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召见(2/5)
三是南郡地方豪杰率领的部曲私兵,共计约七千人。由于他们并不是刘表的嫡系,因此死战者不多,大部分人都比较“理智”,是最早向刘景军投降的人。
刘景心里最重视的,便是这些南郡地方豪杰,首先日后北伐荆北,让他们充当带路党,必然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其次,刘景在这份投降名单中看到了不少耳熟能详的名字。
比如霍峻,其历史上曾率数百部曲坚守孤城一年之久,最终以少胜多,斩杀敌首,立下奇功,只可惜过早去世,未能尽显才能。其子霍戈亦为名将,世戍南方。霍峻现在仅为别部司马,掌军的是其兄,讨贼校尉霍笃。
又比如高翔,此人乃是诸葛亮北伐时期的重要将领,曾在诸葛亮的指挥下,与魏延等人携手大破司马懿,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张。
再比如冯习,他名声不显,事迹佚失,只知刘备东征孙吴时担任大督,夷陵之战蜀汉大败,文武战死者甚众,冯习也是其中之一。而此战活下来的将领,后来基本都成为了蜀汉的栋梁。冯习如果不死,亦当有所作为。
三人固然都称得上是一时良将,不过荆州军中还有更让刘景看重的人,而且不止一位,一为黄忠,一为魏延。
魏延若是能够以善终,以其勇略功绩,当能与关张马黄赵同列,可惜其人性格骄傲自负,最终招致祸端,实乃咎由自取。
当然,魏延性格虽然恶劣,以至于达到了“人人皆避下之”的程度,但他最终因私废公,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皆因头上失去了束缚。如果刘备、诸葛亮尚在,再借魏延八个胆子他也不敢胡作非为,他仍旧是那个为蜀汉折冲外御,名震敌国的大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