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4/5)
想到日间之事,困意立刻消去不少。
杨瓒推开锦被,坐起身,道:“且将烛火拨亮些,我要写信。”
“已是二更,四郎可明日再写。”
杨瓒摇摇头,道:“下月便要殿试,自明日起,我将勤练策论。书信写好之后,你带上银钱,自去安排。”
“是。”
书童不再多劝,摆开笔墨,点亮烛火,候在一旁。
铺开纸张,提起笔,杨瓒忽然皱眉。试着写下一行字,眉头皱得更深。待桌下积了一堆纸团,才继续落笔。
“父母大人膝下,男瓒敬禀,父亲大人敬安,母亲大人万福。自拜别双亲,已一月有余。嗣后未有家信,恐父母大人担忧,儿惶恐万分。
仰天子圣德,祖宗庇佑,儒师恩蒙,儿得中今科五十九名……”
一封家信,不过三百余字,杨瓒却是几番更改,足足耗费半个时辰方才书就。
模仿原身的口吻不难,难的是模仿原身笔迹。
好在有“台阁体”这一大杀器,字正方圆的写出来,谁也挑不出错。
书童靠在桌旁,头一下下点着,昏昏欲睡。
杨瓒尚且不放心,取出往日批注笔记,借着烛光一一对比,确是七分相类,不至天差地别,才吹干墨迹,装入信封。
余下几分差别,已是无法可想,只能随他去。
找人代写?
笑话中的笑话,比字迹不同更引人怀疑。
封好信,杨瓒敲敲桌面,书童登时清醒。
“四郎写好了?”
“好了。”杨瓒将信交给书童,道,“去睡吧。”
书童点头,擦擦嘴角,确定没流口水,大大松了口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