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3/5)
马文升笑笑,并不理他。
以马尚书的身份地位,翰林学士当前,爱理不理也是正常、
侍讲讨了个没趣,知晓马文升不会漏出半点口风,只得退到一旁,专心监考,不再多言。
记时的檀香烧去小段,殿前飘起一缕青烟,轻盈飘渺,牵连不断。
考场中的贡士或蹙眉沉思,或奋笔疾书。周围只有笔端行在纸上的沙沙声,连风声都渐渐不闻。
区别于春闱,作为殿试前的最后一次考核,复试考的也是策论。
拿到题目,杨瓒心头微沉。
开中法?
搜寻杨小举人的记忆,此法是洪武年间颁布,目的是为解决边军少粮的问题,鼓励商人运粮到边塞,计量后换取盐引。
后经永乐、洪熙、宣德等朝,法度变得松弛,勋贵朝官开始私占盐引,大肆压榨商人,谋取钱财。到成化年间,终无法续行,为朝廷废弃,转而令商人向户部纳粮,换取盐引。
至弘治年,边疆商屯多已不存。
现如今又提此法,还是在殿试之前,究竟是什么缘故?
沉思半晌,杨瓒无法确定,这究竟是考核贡士,还是朝中的官员在角力。
如果是前者,自可畅抒己言,发表意见。如果是后者……答案越深刻,越振聋发聩,死得越快。
既无法肯定,理当藏拙。
小心无大错。
在复试中出风头实无必要,老老实实做一片文章,行文间规规矩矩,定不会引来太多主意。
状元榜眼探花,他都没有指望。二甲传胪也是幻想。既然这样,做个老实刻板的“小夫子”,应是当下最安全的选择。
思定,杨瓒终于提笔。
不知不觉间,记时的檀香烧去一半。
有贡士已书就全文,正在向卷上誊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