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3/5)
吴太妃轻轻摇头,道:“天命自有定数,我曾劝过皇后,人生不过数十载,苦尽甘来理当惜福。可惜我是人老语薄,没半点用处。”
如果皇后能听进去,也不会闹到今天这个地步。
“娘娘,陛下请您执掌内宫,您可不能说这样的话。”
“傻子。”吴太妃忽然笑了,“我还能活几年?本想着劝劝皇后,不要和天子这么拧着。如今看来,还是我想得过于简单了。”
女官没有接话,只是愈发忧心。
“这些年捧着经书,终是无法悟道。可见我是凡体俗胎,修不成真人。盼着早点去见先帝,又要遇上万氏,也是腻味。”
今上奉她如太后又如何?
归根结底,仍是个废后。别说同先帝合葬,连皇陵都难入。
“娘娘……”
“这本道经是晋王送来的。”吴太妃取出一本经书,装入木盒,递给女官,“你拿去司礼监,交给王岳,他知道该怎么做。”
“奴婢遵命。”
女官退下,吴太妃重新燃起檀香,开始诵读经书。字句流过脑海,印入心底,却再寻不回往日的宁静。
阴月时节,又将风起。
弘治十八年,农历四月辛丑
天际雷鸣,狂风骤起,京城忽降一场大雨。
街上的行人纷纷走避,马驴嘶鸣,猫狗四窜,仿佛地动将临。
翰林院值房内,杨瓒被雷声惊到,手微颤,墨迹滴落,瞬息渗透纸页,刚抄录到一半的历文当即作废。
闪电划过长空,风声呼啸卷过,雨水倾盆。
值房外行走的书吏不及躲避,顷刻被打了个透心凉。
运气好的,正巧走到杨瓒顾晣臣的值房外,告罪一声,好歹能躲躲雨。
运气不好,立在张学士和刘学士的门外,只能缩到廊檐下,要么快跑几步,寻个好说话的侍读侍讲,借地暂避两刻。非是两位学士铁石心肠,实在是上下有别,哪怕主动将门敞开,书吏也不敢迈进半步。
雷声不停,闪电嘶吼,天像是被破开一个口子。
阴云密布,白昼犹如黑夜。
燃起烛火,火光映在墙上,牵出扭曲虚影。
杨瓒无心抄录,干脆放下笔,揉了揉手腕,耳边传来两个书吏的说话声。
“论理,四月天不该有雷雨。”
“这雨来得实在奇怪。”
“这几年天灾,老黄历早不顶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