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2/5)
只不过,该盘查的仍要盘查。
“杨老爷,不是小的多事。”卫卒道,“敢问随行都是何人?”
“本官族人。”
杨瓒说话时,黑油马车内听到动静,车缦掀起,现出一个中年壮汉,两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路引之上尽有写明。”
杨瓒没有半点不耐烦,又卫卒解释道:“车上的三个箱子,装有金银布匹等物,另有宫中赏赐的药材。可要开箱查验?”
开箱?
卫卒连忙摇头。
这般平易近人的文官,委实少见。为这难得的尊重,也不好过于为难。
“风雪大,杨老爷路上小心。”
“多谢。”
谢过城门卫吉言,杨瓒转身坐回车上,垂下布缦。
车夫甩了甩鞭子,自袖中取出一枚银角,抛到卫卒怀中。
“天冷,买些酒水暖暖身子。”
卫卒瞪大双眼,满脸惊讶。车夫没说话,直接拍拍腰间乌角带。
看清带上悬挂的腰牌,卫卒立时冒出冷汗,忙不迭让开道路,目送马车飞驰而过。
“刘小旗,那人有什么门道?”
“快些闭嘴!”
直到马车行出几百米,刘小旗擦掉额前冷汗,瞅瞅四周,才低声道:“锦衣卫!”
问话的卫卒僵住了。
“真是锦衣卫?”
“看牌上刻字,至少是个校尉。”
校尉?
咽了口口水,卫卒禁不住有些后怕。
前些时日,因京师混入奸细,在城中放火,锦衣卫没少上城头专人。甭管千户百户,什么样的家世背景,只要有嫌疑,都是锁链套颈,拿住就走。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卫卒都是头皮发麻。发展到后来,单是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就禁不住双腿打颤。
“当真是锦衣卫?”
“骗你不成!”
刘小旗哼了一声,道:“锦衣卫办事,还是少打听的好。”
“那位杨侍读……”
“让你别打听,你还说!”刘小旗咬牙,“你想进大狱,别拖累旁人!”
卫卒缩缩脖子,打了个寒颤,终不敢再问。
保安州距京师百余里,东临延庆州,南接怀来卫,向西是怀安卫,北上即是宣府镇城,万全都指挥使司所在。
马车出城之后,车夫一路扬鞭,木制车轮碾过厚雪,吱嘎作响,印下两道深深的车辙。
临近正月,官道上少见行人。偶尔遇到,也是赶路的行商,南来北往,临到年末也不得停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