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帝师

第一百一十一章(3/5)

目录

通俗点讲,谁不知道谁啊。

李东阳的性格,一向是谋定而动,少有同人撕破脸。

如今日这般,将私底下的事直接摊开,放到到台面上,实是破天荒头一回。

“依宾之之意,此事该当如何?”

“无解。”

李东阳摇头,叹息一声。

“雏凤清鸣,终有振翅高飞之日。你我三人,恐难追及。事已至此,不如尽己所能,为天子扫清前路。他日致仕归乡,总能得一份旧情。”

简单几句话,无异于铜钟敲响,震得刘健谢迁耳际嗡鸣。

“何至于此?”

“于乔不信?”

谢迁沉默了。

正是因为相信,才会惊愕。

刘东阳善谋,满朝皆知。

能令他说出这番话,可见,事情必无太多转圜余地。

急流勇退,方谓之知机,?

刘建同样不语,心中作何想法,唯有自知。

正德元年,八月丁卯,早朝之上,内阁首辅大学士刘健上奏,乞敕宗人府礼部,查找所收文案,召各王府长史入京,续修玉牒。

“宗支繁茂,玉牒不容缺漏。今逢十年之期,当敕令续修。”

“定式移文各王府长史司,子女请名受封,婚嫁薨故,违训惩戒,收回封赏,除官罢爵,皆应如式造册,考据详问,奏缴御前。”

“如有错漏,当遣人过府,谨慎查补。”

“参考旧案,禀奏新事,庶无缺漏,方可修辑。”

刘健奏请完毕,朱厚照立刻点头。当殿下敕谕,令各王府长史司遣人入京,八月底必须启程,不得延误。

“陛下圣明。”

刘健行礼归班,李东阳继而出列。

“陛下,臣有奏。”

闻言,群臣都是一愣。

刘阁老且罢,李阁老?

今天刮的是什么风?

“启禀陛下,臣查旧案,圣祖高皇帝朝,太宗皇帝为宗人府宗正,定有例,各王府长史,非进士出身者,历任九年方许保奏举荐。如入朝为官,需外放九年,考绩为优,方可调入京城。”

朱厚照坐正身体,表情肃然。

群臣竖起耳朵,均不太明白,平日里八风吹不动,非必要不出声的李阁老,今天这是怎么了。

敲着势头,分明是打算找藩王府的麻烦。

“臣乞陛下敕令,详查被保奏举荐之人。凡有违例,俱罢黜罚金,以儆效尤。藩王被蒙蔽,举荐属官,当由宗正出面,告以祖训。”

藩王分封,无召不得离开封地。

想坐稳王位,知道朝廷动向,必须打探京中消息。这一来,便需结交朝官,多送金银器物。

然常年打雁,也有被啄眼的时候。

遇上尘鱼甑釜一类的人物,非但达不成目的,反会受其累。闹不好就会被弹劾一番,告到御前。

相比之下,举荐王府属官入朝,则保险得多。

一日为长史司属官,便打上藩王府烙印,终身断不开关系。不说拴在一根绳上,背叛的代价也会相当大。

因是圣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知晓其中问题,也不能擅加更改。高举祖宗之法,抢了侄子皇位的太宗皇帝,更是如此。

无法更改,不代表没有办法。

套上几层紧箍咒,多加些为官条件,即能成事。

先在王府呆满九年,再到地方工作九年,调入京城,先要设法打开局面,又需耗费不少时间。

拖上十几二十年,同王府的关系自会疏远。

入京也有学问。

调入神京自然好,调到南京,纯属于养老。

安排下这颗棋子,多半已经废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刀剑离花 色授魂予 随身带着传国玺 僵尸网管 武侠枭雄 皇皇盛世 魔焰红唇 综漫之节操之旅 未来萝莉喜当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