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帝师

第一百四十七章(4/5)

目录

越想越是愧悔无地。

越想越是无地自容。

几番思量,长叹一声,终提起笔,饱蘸墨汁,悬腕纸上。

“臣都察院监察御史刘庆,叩禀……”

正德二年,二月乙未

刘瑾丘聚自京城出发,经兴州北上,过平谷,直往镇虏营。

途经蓟县顺义,先后宣读敕令,赐下赏银。

两地官员出迎接旨,表现大有不同。

蓟县是喜,顺义则是悲。对比之强烈,足令人侧目。

营州左屯卫即在顺义。

才指挥使病亡,才氏三子领千名卫军北上御敌,尽数战死。

城内军户,几乎家家带孝,户户衣麻。民户商户也是面有戚色,见到穿着麻衣的老人,带着孩童的妇人,都要拱手,道一声节哀。

城门前,两名老卒持矛,袢袄并不合身,皮靴上都打着补丁。

问过才知,屯卫壮丁多前往镇虏营,城内守备不足,只能征兆贴户。不忍见半大的孩子吹风,本该退役的老卒伤兵,主动请命守城。

“儿郎们都在北边拼命,咱们这些老的,杀不得鞑子,总能守得城门,不让十几岁的娃娃受苦。”

一名老卒上前行礼,半条袖子空空荡荡,拇指粗的疤痕横过左脸,单眼已瞎。说话时,耳朵不自觉抽动,显然是上过战场,且受伤不轻。

番子不忍,下马递出牙牌。

查验之后,老卒立即行礼。转身告知腿脚好的,“马上回城,告诉才氏宜人,天使抵达!”

城门大开,骏马打着响鼻,车轮压过积雪,吱嘎作响。

城池不大,从街头到巷末,仿佛一眼就能望到底。

刘瑾坐在车上,推开窗栏,看到被风撕扯的白幡,飞散街边的纸钱,想起在蓟县所见,脸色骤然阴沉。

蓟县张灯结彩,从县令到小吏都是喜气洋洋,听完圣旨,嘴几乎咧到耳根。顺义却是全城缟素,无人不带哀色。

两相对比,还有什么不明白?

念头闪过,刘瑾脸色更加难看。

后一辆车中,丘聚同样面沉似水,生出杀人念头。

穿过半条街巷,车队停下。

才府门匾下,三名麻衣妇人,带着一名不满十岁的孩童,立在正门后。

妇人是才方的三个儿媳,孩童则是才氏唯一一条血脉。

才方病死,才老夫人早已故去。

才氏兄弟阵前殒命,才府满门寡妇。出殡当日,三个妯娌当众立誓,今生不二嫁,护才氏血脉成人。

“公公含恨而终,至死不忘报国。夫君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全军人忠义。妾等虽是妇人,亦知家国孝义!今当祖宗立誓,为夫守节,育子成才,承其父祖之志,卫土守疆,为国杀敌!终一身,不堕才氏忠义之名!”

才宜人的誓言刻成文,待族人还乡,敬送祠堂。

顺义知县感才氏忠孝节义,上奏朝廷,为才氏立忠义牌坊。

刘瑾丘聚此行,一为宣读圣旨,升赏封赐,二为在城中选地,发县衙三十两白银,为才氏立坊。

两人步下马车,走进府内,顿感萧条零落。

宣读完圣旨,刘瑾忽然弯腰,取出一枚蝶形玉佩,送给才氏子。

“咱家没什么好东西,小公子莫要嫌弃。”

“公公,当不得!”

才宜人连忙推辞,刘瑾则袖手,退后半步。他送出的东西,没有收回的道理。

“咱家一点心意,宜人莫要推辞。”

才宜人流泪,忙让才氏子谢过。

丘聚咬牙暗恨,又让这老小子抢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刀剑离花 色授魂予 随身带着传国玺 僵尸网管 武侠枭雄 皇皇盛世 魔焰红唇 综漫之节操之旅 未来萝莉喜当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