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遗言(2/5)
皇帝咳嗽着试图起身,有些欣慰,却摇头道:“你把他想得太好了。”
派李璟去传旨,是因为知道李璟不会忍心,或许能给太子一个机会。
皇帝以为他要去东宫见孩子最后一面,便是要借机逃走。
哪知他竟在东宫举兵,向皇宫袭来。
皇帝的身体差得厉害,无法走路,只能坐在龙辇上。
后来房倒屋塌,太子向他跑来时,他看到了太子脸上的恨意。
那一声“放箭”脱口而出。
可当太子死了,皇帝扶着高福的手臂,颤颤巍巍,走到太子面前。
太子已失去气息,象征太子身份的头冠还紧紧束在他头上。东宫的门檐断成几截,有一根画着萱草彩画的梁架压在他身上。
“萱草,”皇帝蹲下身子,用手触摸梁架,声音悲伤,“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这是《诗经·卫风》里的句子。谖草便是萱草,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到哪儿去找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她见而望忧呢?
萱草、椿树,这都是上古典籍里,描述父母和孩子感情的花木。通往东宫的这座门檐,没有描绘飞龙,没有描绘吉兽,却绘制着有关父母亲情的萱草。
皇帝声音哽咽,泪水滑落。
“圣上,”高福扶着他劝,“节哀啊。”
皇帝稍稍平静,却有人嚎哭着上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