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百七十八章 众口铄金的典型(3/5)

目录

董其昌惶惶然避难于丹阳、吴兴等地,直到半年后事件才平息下来。

围绕“民抄董宦”这个事件,究竟是“民抄”还是“士抄”的争论,学术界历来悬而未决。

实际上,大部分学者倾向于董其昌其实是为名所累。

迄今令董其昌饱受非议的恶评,大多数多来源于两个来自民间的匿名传说写本《民抄董宦事实》和《黑白传》。

其作者,最大的可能是来源于董其昌的仇家。

这两个坊间传说,对董其昌的生平留下了太多的微词,但它们终究与史实相差甚远,历来为史家和学者所质疑。

明末政界言官寻衅、党派相攻无所不用其极,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

如果真的像传本所说的那样不堪,董其昌是难于立足于明朝的官场之上的。

而且,“民抄董宦”这个传说,在清初官修《明史·董其昌传》时,经过考证之后,基本上已经进行了平反。

尽管在后世被平反了,但当时的董其昌却因为这件事,可谓是狼狈至极,四处奔逃避难,惶惶如丧家之犬。

真是应了一句话: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向南从头到尾仔细地查看了一遍董其昌的这幅《青山红树图》立轴画,心里面已经有了修复方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王牌大剑圣 贞观女相 医流武神 金牌律师心尖宠 皇后嫁到:本宫不擅宫斗 天策大明 弃妃翻身,这个陛下我包了 大魏厂公 仙游四海 最强小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