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戏腔之父(4/5)
歌手感觉很有道理,喃喃道:
“他这么擅长京剧,总不能还擅长昆曲吧?”
两人对视一眼,一同点头:
“绝对不可能!”
于是,文传协的歌手大胆A了上去,唱了一首“即兴”歌曲《吴侬软语》。
等他唱完后,所有人立即懂事地看向苏哲,都看出他和文传协杠上了。
苏哲耸耸肩,一脸淡定:
“正好有灵感,笔墨伺候!”
一段时间后——
“一首《赤伶》送给大家。民国二十六年,鬼子入侵华夏大地,包围了小城里唯一的戏院,台上正在演出昆曲《桃花扇》……”
这是网络女歌手HITA(外号塔姐)演唱的古风歌曲,在大众中不算出名,但在古风圈算得上大名鼎鼎。
歌曲的质量很出色,以苏哲浅见,比很多名气更大的戏腔歌曲质量更高。
谭晶、李玉刚、黄龄/希林娜依高等歌手都翻唱过,对唱功的要求很高,效果都很惊艳。
其中谭晶大魔王的版本,大众评价最高,但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苏哲更喜欢原版——
原版将流行和戏腔结合得最好,戏腔唱出的一瞬间,整个人头皮发麻,浑身颤栗。抒情部分蕴含的感情也更真挚。
而谭晶版,戏腔唱得最好,但可能是太想炫技,戏腔太多了,初听惊艳,听多了油腻,就像一团化不开的奶油。
这很正常,翻唱很容易用力过猛,否则和原唱一样,翻唱还有什么意义?
但在这个世界,苏哲就是原唱,完全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唱法——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苏哲一开口,无论是歌词,还是嗓音唱功,又或者其中蕴含的感情,全都震撼人心。
现场的飞行嘉宾们不是乐手就是舞者,全都懂音乐,瞬间起立,一起震惊地看着苏哲。
观众们也惊呆了,弹幕密密麻麻,遮住了所有画面:
开口跪,他的嗓子一定被上帝亲吻过。
别忘了他是民谣之王,嗓音里全都是故事。
太好听了吧!
随着苏哲的演唱,所有听众们仿佛看到一名戏子站在台上,眼神决绝,决定和台下的鬼子同归于尽,杀敌报国。
这是歌曲的背景故事,苏哲只是简单提了一句,剩下的都用歌声唱出。
但听众们仿佛看到了一场电影,伶人报国的决心和赴死的悲壮,一起击中了他们的心灵。
一切感情在苏哲唱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时爆发!
5555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