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国宝回家,《青花瓷》传世(2/5)
(李三)如果我从大英博物馆将文物偷回来献给国家,算自首吗?能减刑吗?
苏哲听到青花瓷,就知道妥了:
“放心吧,如果不出意外,应该会引起一些关注。”
不止是经济账,只要我们花钱买了,就等于认可当年的抢夺合法。
苏哲这才明白他的用意,肃然起敬,称赞道:
“施老师用心良苦。”
不安全?要我说,咱干脆找人偷回来!
大英博物馆里,华夏文物展览时连保护罩都没有,随手可摸,坏了怎么办?而且他们管理不善,偷盗频发,别把咱的宝贝丢了!
他是一名中年男子,看起来很普通,却是公益组织“国宝回家”的负责人,通过拍卖、追索、协商等方式,让许多流落在外的国宝返回国内。
不然还是花钱买回来吧,别让洋鬼子糟蹋好东西了。
可呼声对强盗有用吗?
施德泉很坚定:
哎,甭管怎么样,能回来看看也是好的。
专家们还在讨论着,直播终于开始了。
观众们怎么评价都可以,嘉宾们却只能礼貌地鼓掌。
不行,国外会囤积居奇!如果只凭借高价回购方式追还文物,将是一项不堪重负的工程。
“观众们心直口快,你别放在心上。”
交流展出?亏我以为大英博物馆转性了,要归还文物呢!
这一次,他带来了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宣布了一项合作:
大英博物馆拿出部分华夏文物,在国内交流展出;而故宫博物院也用一部分文物进行交流。
苏哲看了他一眼,没想到他竟然敢于承认,笑了笑:
这一集作为本季收官,展出的国宝除了一些国内文物外,还郑重介绍了一个人——
施德泉听到“心直口快”,无奈地摇摇头,叹道:
“我知道大家觉得恶心,但努力推动交流展出,就是想保持大家对这件事的关注。只要大家记得流落在外的‘游子’,一直保持无偿归还的呼声,就能产生压力。”
也有观众提出更现实的手段:
但听起来确实挺解气的。
苏哲没有贸然答应,扫视了一眼大英博物馆的交流文物,指着一個瓷瓶问道:
“那是青花瓷吗?”
嘉宾们看到弹幕讨论,都觉得很郁闷,没什么心情活跃气氛了。
观众们疯狂催更:
苏哲,写新歌吧!
今天这么多国宝,都没有激发你的灵感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