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台阶(1/5)
那些科普工作者,除了介绍了“可控核聚变”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也讲述了汪海洋截至目前为止的人生履历。
汪海洋年轻时远赴海外留学,天资聪慧,名震物理界,被许多大佬青睐,也被许多国家斥巨资邀请移民。
彼时,夏国刚结束战争不久,国内百废俱兴,比不得国外的昌荣繁华。
他却毅然决然,拒绝了先进国家的邀请,无视所有丰厚的报酬,选择回到落后贫穷的夏国,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
又汪海洋顶着国内艰苦的条件,十几年如一日,为夏国攻克很多技术难关,多次累倒在岗位。
还汪海洋性格朴素,从不端架子,十分有亲和力,对谁都礼貌客气,以身作则。
并汪海洋已经七十岁了,仍然奋斗在科研第一线的同时,还会去学校教学生。
曾有记者采访,问他如今成果累累,年纪也大了,为何不退休,过上含饴弄孙的悠闲日子。
汪海洋答:“我为什么要退休呢?少年强,则国强。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我就要让夏国的孩子了解物理,喜欢物理,上物理,再让他们为国家的强大做贡献!”
俨然是一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伟人姿态。
最后,科普工作者回答:
“人品加上学识,再加上态度,是汪院士被称为夏国第一物理学家的原因。
上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也,能拥有汪院士,是夏国之幸运,是人民之幸运。”
科普到这里就结束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